近日,兴化市垛田街道张皮垛村的西大桥修整现场热火朝天,村党总支书记张日长正带领着电焊工为大桥焊接镀锌钢管护栏。“这座桥原本不是进村的主要入口,现在反而成了学生们进村的必经之路。”据介绍,自从省兴化中学迁到新区后,作为离学校距离最近的村,张皮垛吸引了70多名学生,近200人到该村租住。
随着学生的到来,原有的基础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家庭的日常需求,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村党组织就把如何服务兴中学子确定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头号课题。他们上门入户征询学生家长意见;发动党员群众围绕服务学生提建议、想办法;修补破损路面,安装河边护栏,组织党员巡逻,让晚归的学子一路见人见灯……
采访当天,我们来到西大桥上,只见一排银白色的镀锌钢管护栏已经安装完毕,桥下是新浇的水泥路面一路延伸到公路。村民老赵告诉记者,这里原先是连接隔壁村的大路,后来隔壁村整村拆迁,路和桥自然而然就荒废了。兴化中学搬来后,这里又成为了去学校最近的道路,虽然桥陡路破,但学生时间宝贵,依然有很多学生经过。这学期开学后,村里安装了护栏,重浇了路面,还安装了数盏路灯,租住在这里的兴中学生上下学更安全更方便了。
除了硬件设施上服务兴中学子,在软环境方面,张皮垛村还组织了党员志愿服务队,针对学生群体的需求点对点解决问题。
据张日长介绍,自从越来越多的学生租住在村后,产生的生活垃圾明显比以前增多,他们组织党员卫生志愿者开展卫生死角排查,对重点区域增加清洁力度,为学子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为了保证出租房的生活安全,他们组织党员安全志愿者,在房屋出租前,进行用电用气的安全检查,对老人伴读的租户,定期入户进行水电气的安全检查。他们还组织党员巡逻队伍,在早晨上学、晚间放学等时间节点在村巡逻,以保障学生的交通出行安全。
在晚间巡逻过程中,老党员们发现每天晚自修结束后,部分学生需要购买食品充饥。为此,他们主动与村里开超市的老陈沟通,推迟每天的关门时间,为下晚自修回来的学生保障基本生活需要。
“现在下了晚自修,小孩都能买到热气腾腾的食物,进村一路都是路灯,行走很安全,我们住在这里很方便、很暖心!”一位姓王的兴中学生家长说。
村党总支书记张日长表示,张皮垛村将把服务兴中学子的系列工作作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有效抓手,深入了解学子关切,准确把握学子所需,着力解决学子期盼,让兴中学子切实感受到冬日里张皮垛的新变化。(图/金蕾 文/冯兆宽 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