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一直是小区治理工作的顽疾,也是居民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苏州工业园区枫情水岸社区聚焦关系着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以“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跟踪问效”机制为抓手,着力解决居民身边的迫切需求,不断提升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
“网格吹哨”搭建民生诉求信息网络
近日,枫情水岸社区网格员在走访时接到居民反馈,小区内电动车用户多且充电桩数量不足,迫切需要在小区内加装充电桩。网格员详细了解诉求后立即报告社区,经过工作人员实地摸排和统筹商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加装计划”初步敲定,成为枫情水岸社区当前网格治理的“置顶”事件。
“部门联动”提高民生难题解决效率
在前期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和建议的基础上,枫情水岸社区多次召开专题协商会,召集网格员、小区居民、物业公司和建设施工方等多方代表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加装计划”深入探讨、集思广益、确定解决方案。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经综合考量,最终在小区各楼幢架空层新增共计12处智能充电桩,预计可为120辆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同时,现场也配齐了灭火器、自动灭火球、烟雾传感器和摄像头等消防安全设施,为居民充电提供了多重安全保障。
“跟踪问效”确保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经过近一周的投入使用,枫情水岸社区网格队伍开展“回头看”,走访问效均获得满意答复,新增智能充电桩利用率颇高,极大缓解了居民们“无桩”充电的窘境,避免了私拉电线、危险充电的风险。在“跟踪”充电桩利用率、满意度之余,网格队伍还实地检测了相应的消防安全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让居民充电安全得到保障,使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接下来,枫情水岸社区将继续聚焦居民关注的“急难愁盼”,进一步发挥“小网格”的“大作用”,着力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网格化服务管理带来的福祉与便利。(文/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