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三年来,苏州相城区黄桥街道一直在行动,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市民主动参与,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
街道市政办积极发挥职能部门协同作用,建立“街道-村(社区)-物业”三级联动机制,不定期开展生活垃圾研讨会,分析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难点,针对过时投放、居民分类意识不够强等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整改措施。
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员培训活动,旨在进一步强化垃圾分类督导员工作能力,明确服务标准,提高分拣精准度,更好发挥垃圾分类督导员宣传、监督、指导、服务职能作用,从源头提升垃圾分类质量,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
通过“巡检+固守”的管理模式,直击垃圾分类管理中的漏洞与薄弱环节,对照上级标准,对垃圾投放点位的内外环境、垃圾分类纯净度、落地垃圾要求强化管理巡查,按需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常识,提升广大市民环保意识。
幼儿园开展了“垃圾分类小课堂”,面对面向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幼儿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教育目标。
村(社区)积极引导辖区居民在生活中自觉进行垃圾分类,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身边人,营造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活动中,社区党员志愿者帮助居民认识垃圾桶的四种颜色标识,并认真思考每种垃圾属于哪一类别。志愿者还深入小区,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零距离”服务辖区居民。
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社区组建了网格巡查队伍,线上线下联动发力。线上建立“随手拍”联动群,利用巡查+督导的模式,以检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线下加大巡查频次,开展轮班巡查,随手上报,现场解决问题。
随着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黄桥垃圾分类成效显著,垃圾分类的理念正一步步深入人心,将不断调整垃圾分类的运作模式,将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最美零距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图文/相黄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