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社区里的摊位“烟火气” 让生活在小修小补里升腾

2023-11-14 17:40:08| 来源:中国网·美丽苏州|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在苏州工业园区都市社区,69岁的党员志愿者朱建中与71岁的蔡国易,用技术与热心服务居民群众,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和不计回报的奉献诠释共产党员的榜样力量。

  退休前,他是外企工程师,她是商场服务标兵;退休后,他是老旧电器“救生员”,她是衣物“改造师”。在苏州工业园区都市社区,69岁的党员志愿者朱建中与71岁的蔡国易,用技术与热心服务居民群众,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和不计回报的奉献诠释共产党员的榜样力量。

  积极牵头 组建服务团队

  在2015年“党员亮身份”活动中,新搬来的党员朱建中跟当时的党委书记说,自己有维修水壶、电饭煲等小家电的本领,如果社区有需要,他愿意为居民义务服务。看到朱建中奉献热情这么高,社区党委就提议让他牵头组建一支社区维修队。

  对于组建维修队的提议,朱建中积极响应,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擅长电路维修,只能修修电水壶、电饭锅等,像手机、电脑这类电子产品,要是有年轻人的加入就好了。”听了朱建中的想法,社区党委书记立即与结对共建企业——园区博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工会主席取得了联系。双方一拍即合,博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派出一支年轻的工程师队伍充实社区维修队力量。

  2015年12月,由朱建中和蔡国易两位老党员和十二位来自博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年轻工程师组成的“都市社区先锋志愿维修队”正式成立,朱建中任队长。

  自维修队成立起,每月两次的志愿服务,朱建中每次都会提前半小时到达现场,将所有的维修仪器提前测试好,工具箱摆好。待其他队员到场,朱建中会与大家一起探讨维修经验,告知需要维修哪些小家电。八年的服务过程中,朱建中都会将家电名称、检测出的问题、如何解决以及不能维修好的原因一一记录在册。需要换小零件的,他自行跑腿采购,并负责维修更换;需要大修大补的零部件则由居民准备好,他提供免费修理服务。

  随着维修队的名气越来越响,口碑越来越好,小区内的居民送来的电器品种也越来越多。不仅有电吹风、电饭锅、电风扇等常用小家电,还有电脑、空调、液晶电视、洗衣机等大家电。家电种类越来越纷繁复杂,队员们的维修技术也不断升级。居民送来的家电如果一时不能修好,朱建中会跟队员们共同讨论钻研,尽快找出修理办法,几乎所有原本已经要被丢弃的家电都能“起死回生”。

  八年多来,朱建中带领队员们维修了各类家电计1000余件,深受居民们的好评。

  心灵手巧 撑起缝补“半边天”

  在“党员亮身份”活动中,与朱建中一样,蔡国易说自己有缝纫的特长,可以为大家缝缝补补,她是第二个加入“都市社区先锋志愿维修队”的队员。与其他队员不同的是,蔡国易一个人要撑起“半边天”,她维修的不是电器,而是各类衣物。

  蔡国易缝补的好手艺得从她18岁进服装厂做学徒说起,干了十几年的缝纫工,缝纫手艺“炉火纯青”。退休前蔡国易靠这个手艺吃饭,退休后她拿手艺做公益。

  左邻右舍谁家有衣服裤子破了,请求蔡国易帮忙,她“三下五除二”就补好了,不但一分钱不收,连谢谢都不要。“都住在一个小区,今天我能帮他,明天他也会帮我,互相帮忙是应该的,说谢谢就见外了”蔡国易说。

  从2012年开始,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蔡国易都会将自家的缝纫机搬到小区活动室来方便缝补衣物。2015年12月5日,她作为社区党员代表加入维修队,每月的第一周、第三周的周六下午在社区文德居活动室定期提供志愿服务。

  “我有能力帮别人做一点事,别人开心,我自己更加开心”蔡国易志愿服务的精气神十足,说到自己志愿服务的初衷,她总是淡然地说道。穿针、引线、打结、回针……缝纫机发出“哒哒哒”的声音,不到5分钟,一个原本破旧的靠垫就能被她缝补得整整齐齐。社区舞蹈队、时装队的演出服、居民家撕裂的窗帘、破洞的靠枕、日常的背包、衣服、裤子……在蔡国易灵巧的双手下也都能“化腐朽为神奇。”

  八年多的时间,蔡国易缝补好的衣物超3000多件,而她自掏腰包购买了形形色色的针线、纽扣、拉链等物品花了多少,她却从来没有计算过。(文/张海虹)

【责任编辑:DH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