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光迁流。从暮春三月到万木葱茏,从七月流火到九月授衣,从金秋十月到岁暮天寒。一年岁月,忽然而逝!
这一年,苏州高铁新城上下戮力同心,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多点开花,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这一年,新城被赋予了“打造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助力相城区建设成为继苏州工业园区之后又一个现代化高科技中心城区”的光荣使命和任务,我们再次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上;
这一年,我们不远万里奔赴欧洲,加强与荷兰、德国的对接交流,构建了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近期,苏州高铁新城公众号推出“这一年,我们这样走过……”系列专题,通过展现苏州高铁新城各局办(中心)的年度亮点工作,展现新城人在团结奋进中,不畏艰难、不断成长、不断收获,激励新城上下在新征程上披荆斩棘、昂扬奋斗!
筑梦前行,我们昂首挺胸走过2022,放慢脚步,驻足回首,一起看下这一年的拼搏与荣光。
2022年,规划建设局认真落实省、市、区相关会议精神,坚决围绕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全面聚焦“做强枢纽之核、建设区域中心”发展目标,积极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全局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奋进,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抓规划,严管理、强服务、勇担当促建设,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城市规划进入新阶段
超前谋划,下好规划蓝图“先手棋”。2022年,规划建设局主动作为,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以及市内全域一体化,开展新背景下战略及综合研究,全面梳理新背景、新要求下的规划建设总体定位和思路举措。实行区域规划总控,通过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加强对上争取,通过“三区三线”划定调出基本农田,扩大近期可开发空间范围。南片区15单元控规调整、蠡口电厂片区控规编制获批。完成北站枢纽TOD综合开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专家评审工作,同步开展TOD核心圈层土地推介。
北站枢纽取得新进展
积极参与枢纽指挥部工作,配合枢纽站房、集疏运系统研究形成比选方案。结合铁路推进进度,配合区轨交指完成通苏嘉甬铁路先行用地协议和如通苏湖与道路立交方案研究。配合区域内轨交2号延伸线、市域(郊)铁路苏虞张线有关工作,对接线站位设置方案,深入研究站点周边规划。配合推进动车所上盖、G524高铁新城段改造方案等枢纽相关研究工作。
土地保障实现新提升
紧盯土地上市,充分排摸上市计划,全年完成4宗土地上市,7个项目土地划拨。做好用地储备,完成新基建项目征地和部分地块与道路征地组卷上报。落实“清零行动”,完善部分道路用地手续。规范临时用地,结合项目落地情况主动对接临时用地需求,服务配合选址红线办理,完成选址手续。
项目提升获得新成果
2022年,规划建设局高水平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民生项目树精品、产业项目树标杆、服务项目树典范,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的“高铁新城”全国典范。完成启动区二期、新基建智能交通项目方案,持续优化数字金融创新港、长三角创新研发总部基地和光建厂房项目设计,严格把控心汇湖公园景观和文体中心方案,满足高铁新城居民文体需求。
▲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二期
2022年,新开工启动区二期、环秀湖景观一期等项目19个,完成荟同学校、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小学扩建、苏州大学实验学校第二幼儿园等项目建设26个。5个已开工省市区重点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完成投资约37亿元。11个民生实事项目已完成10个,苏州大学实验学校高中部正有序推进,完成投资约9.5亿元。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第二幼儿园完成竣工验收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小学扩建项目完成竣工验收
项目监管发挥新效能
安全生产是底线、红线,也是所有工作最基础的压舱石。2022年以来,规划建设局坚持把安全生产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筑牢项目安全“防火墙”。与各参建单位签订安全文明施工责任书192份,累计开展建筑施工领域各类安全检查411次,提出各类问题整改意见2716条,目前问题均已整改完成,对有不良行为建筑工地实施安全生产、扬尘防治类行政处罚累计12次。
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协调开设10个建筑工地专用点位,按照“两天一检”要求配合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截止11月累计完成采样9万余人次。
做实项目服务“店小二”。结合项目情况主动靠前服务,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和健康义诊等服务,为各建设项目及参建单位与人员提供最优服务。
搭起文明施工“防尘网”。积极推进建设项目配合文明城市创建,利用“互联网+”实时在线监控施工现场扬尘,严格落实全封闭围挡、进出车辆冲洗、土方开挖湿法作业等要求。
▲配合文明城市创建,做好安全文明施工
2023年,规划建设局将全面聚焦“双中心”建设目标和市委调研有关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助推项目建设,在建功新征程中积极贡献规建力量。(文/刘娟 图/高铁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