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自信更是持久的力量。为了进一步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立孩子们的文化自信,近日,苏州工业园区中海社区整合多方资源,组织开展了“多彩非遗润童心”系列活动,带领青少年在非遗文化的海洋中探索学习,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兴趣,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做北京娟人 感国粹魅力
绢人制作历史悠久,北京绢人是绢塑工艺中的重要代表,既弘扬了中华民族手工艺术,又体现了中国民间手工技艺的悠久文化。本次活动中由巾帼志愿者带领青少年们体验北京绢人工艺的“京剧娃娃”手工DIY制作课程,不但让大家感受到作为传承非遗文化的手工艺人所付出的艰辛,也深刻了解了京剧娃娃所塑人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活动现场,巾帼志愿者为大家介绍了北京绢人的历史以及绢人娃娃制作过程。听了志愿者的精彩讲解后,现场的孩子们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在志愿者的细致指导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取出精巧的原材料,孩子和家长协同合作、不亦乐乎。经过制头、制手、服装美化、安装头饰、道具等十几道工序之后,形象生动、韵味十足的“京剧娃娃”呈现在大家眼前。每一件作品都赋予绢纱以生命,大家在创作中获益匪浅,创意和传承并进,文化和快乐共享。
制木工手创 悟“工匠精神”
“木工,是一门独有的技术,现今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身影,比如我们吃饭用的筷子。筷子是一件平常的木器,看它的外形天圆地方,双木合作,承载着东方文明难以言喻的隐妙。”木工手创的活动现场,红色管家志愿者正为大家介绍着筷子的由来、尺寸和形状,在场的青少年听得津津有味、倍感新奇。紧接着,志愿者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制作筷子所要使用到的工具:锯子、刨子、固定木托和砂纸等,并进行了分组,让大家亲自上手。别看简简单单的一双筷子,它可是极考验大家的动手能力。
现场,讨论声和刨木声交错不停,在木工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刨花翻飞,木条被加工成为适合手握的粗细,再用锉刀磨去棱角、磨出线条、打滑、去糙,这样一遍一遍进行最终使筷身圆滑。每个孩子认真细心地制作,见证了每一道繁琐工序下的用心,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也从中也领略了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看这筷子就一根小小的木棍,我原以为很简单,亲自体验之后才知道这简单背后的辛苦有多少。”四年级的王瑶感慨万分。
玩泥塑彩绘 学民间艺术
泥塑,俗称“彩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团支部组织团员带领辖区青少年一起走进“泥塑彩绘”活动现场,寻泥中艺趣,知非遗文化,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之美,传承传统美德。此次制作紧紧围绕“宇航员”主题,孩子们仔细观察、细心聆听,考虑到泥塑工序的繁杂,志愿者老师提前为大家准备好了半成品。孩子们按照步骤有序地进行后续制作,他们小心翼翼地蘸上颜料,红橙黄绿青蓝紫……,随着孩子们的笔尖流转,一个个“宇航员”在他们手中被赋予鲜活的生命。
一个个新鲜出炉的精美作品代表着一份份满满的成就感,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梦想。大家相互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享受着成功的喜悦,体验着指尖的艺术,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技艺的魅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孩子,贴近童心,在寓教于乐中提高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心。(图文/何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