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句诗来自清代袁枚的《苔》,一朵小小的苔花正如每一名志愿者,个体虽然渺小却拼尽全力去绽放。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能让厉上清念念不忘的有许多事,除了他的紫砂事业,还有他的公益事业。一直以来,他默默无闻地做了很多事,但却从不张扬,低调是他的作风,谦逊是他的风骨。
厉上清,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江苏省陶瓷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紫砂专委会委员、陶刻协会副会长、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无锡市太湖陶刻研究院执行院长、第四届“陶都宜兴十佳青年陶艺家”。
1、让善良得到尊重
有为学生设立慈善基金的,但是很少有人把目光放在教师身上。厉上清就是这样一位注意到一些教师困境的人。小时候的厉上清,生活条件并不好,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是一名教师,工资不足以还清之前给妻子看病留下的欠债。
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厉上清的父亲虽然有着教师的骄傲,但是为了贴补家用,不得不去市场批发鞭炮售卖。在厉上清眼里,他的父亲是一个十分“厉害”的老师,能把学校里的差生班带成尖子班。
在当时,这些孩子们家长的善意反馈,是对厉上清父亲教学工作的一种肯定,也是带给这个家庭的一种温暖。因着儿时的记忆,也是出于对于父亲的怀念,厉上清设立了“善为先公益金”,旨在帮助那些因病致困的优秀教师。
在聊天中他提到:“我从不劝任何人去捐,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是在没有人捐的情况下,只要我气息尚存,我还能够出去工作,我就继续把这个做下去。”“要么不做,要么一直做下去 ”。
2、骨子里根植着奉献精神
生活有的时候给了人们苦难,但有的时候也给了去解决问题的方向。虽然以前受过苦,厉上清还是对如今身边的一切充满感激,新冠疫情肆虐之际,他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了他的第二故乡宜兴。
提起疫情中难忘的事,莫过于在洑东卡口值守的那几天。他领着徒弟们从凌晨12点值守到早上6点,但他一点都不觉得辛苦。他坦言自己只是偶尔的参与者,更应该把敬意留给那些相关的工作人员。
比如现场工作的交警,忍受着汽车尾气和车灯直射,无论天寒地冻都坚守着岗位,守护着宜兴南大门。站在抗疫第一线, 有着极大的风险性,但对于生死,厉上清有自己的态度。
他认为一个人能量很微小,有多大能量就发多大的光,人生的最后就是一堆灰,再也不能点亮了,所以不发光也是浪费。在做慈善的过程中也会听到一些刺耳的声音,对于这些声音,厉上清从来不放在心上。
他放在心上的只有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要有人因为他的资助得到帮助,他就很满足,至于那些质疑嘲讽的声音都不重要。“所以我一直觉得,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才是你终极要关心的人。”他说。
3、笔笔见文心,刀刀有禅意
厉上清1979年出生于山东日照,他从小就对艺术展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悟性。1996年他独自一人来到宜兴,在宜兴他遇见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被鲍志强收为弟子后,迎来了他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
鲍志强自创“乱刀刻法”而久负盛名,鲍志强将乱刀刻法循序渐进,悉心教授给厉上清。厉上清也不负恩师的悉心教导,他虚心参悟,领悟了“运笔即运心”的陶刻要领。
他抛开过去所形成的惯性技法,开始注重意境的营造。厉上清在继承鲍大师乱刀技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陶刻风格,境界逐渐升华。
破茧后的厉上清,在紫砂一途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一笔一刀一把壶”,紫砂陶刻并不只是把书法、绘画生搬硬套到紫砂器物上。
厉上清更善于利用陶刻艺术特有的艺术形式,再结合作品的造型进行整体构思,使之表达一种主题或是一种思想感情。厉上清的成就来源于他深厚的学习积累,再加上他的才情,阅历和感悟,这才渐渐造就了如今这样的他。
“做自己那盏灯,照亮自己心中的世界”。厉上清一直是让自己做自己的那盏灯,于是他翻越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名为“困难”的大山。
在厉上清身上你可以看到他对待生活的大智慧,曾经生活的苦难没有压垮他,他也从未因为路上那些嘲笑他的目光而停下努力的脚步,他只是一步一步用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化解。(图/李亚 厉上清 文/景美玲 何艺琳)
《我是志愿者》
时光需要被铭记,美好不能遗忘!
每一个志愿者都有故事,可能事情不大,但都很温暖。《我是志愿者》由中国网·美丽江苏主办、无锡商务时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微信公众平台在宜兴、宁波银行联合打造,栏目通过采访优秀典型,讲述志愿者背后的故事,阐述强大的奉献精神和众志成城的抗疫力量,助力争创文明典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