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他是一位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届宜兴市十佳青年书法家……可他的创作工具除了紫砂与传统书法家运用的笔墨纸砚外,还多了两样东西——刻刀和木板。
1、以刀代笔,跨界但不越界
什么是书刻?
它是集书法、篆刻艺术于一身的表现形式,书刻艺术的开山鼻祖正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刻字书法——甲骨文。
2022年,哈尔滨师范大学举办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传承千年甲骨·刻古铭今”书刻创作人才项目,该项目在全国共录取二十六名学员,卢宁刚便是其中之一。
以刀代笔,以板为纸,与中国文字魅力的书法结合,通过书法线条、纹理、色彩的综合运用,用“刻字”这一艺术形式让中国汉字产生了新的艺术魅力。
在学习过程中,因昔日深厚的书画基础和多年的陶刻功底,让他在“书刻”这门艺术上创作起来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用卢宁刚的话来说:书刻以书法为基础,脱离了书法的“根”,那么书刻就如大树失去土壤的养分。书刻利用传统的书法,在木板或其他综合材料上,运用刀法和色彩,体现出立体三维的概念。在刻画时,书画还带有一些文人书生气,但在书刻时,就有一种大刀阔斧的工匠气息。
2、巧夺天工之美 磅礴浩然之气
“书刻”将古朴典雅的国学篆书和木刻艺术相结合,并巧妙赋抽象的美术成份在其中,产生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书刻的技法既是对创作者书法功底的考验,同时又是对创作者耐力的考验。粗犷、俊朗、率性的刀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
在卢宁刚看来,做一幅作品,首先要有立意,通过书法的形式,拓印在木板上,再用刀刻在木板上。
在作品《一蓑烟雨》中,卢宁刚采用了独特配色,构造出文字的阴阳凹凸,让整幅作品浑然一体,既是一幅书法,又是一件雕塑。
斧凿之痕、字体笔画穿插重叠、字体偏旁巧妙的错位借用,以及作为背景的小型字体书刻阴阳的变化等都表现得自然而然,随行而赋。
整体作品用的是现代刻字艺术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将刀法、形式、色彩有机融合。
挖掘中国传统美学关于“顺应自然”与“意境”的表达,充分体现书刻作品“书法美、刀痕美、色彩美、形式美”四美于一体。
3、四美之外,应有“时空之美”
书刻讲究空间感,集许多艺术于一体,例如建筑、绘画、浮雕。卢宁刚认为,在书刻艺术的四美之外,还有第五美——时空之美。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变化,是一种艺术的随意生长,也是和空气,湿度作用产生的二次创作。
在每一次的巡展中,书刻作品都会因为不同的场馆而打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重新排列组合,书刻作品可以更多元更立体的展现出不同的观赏角度。
这也是美的不断进化。
4、刻古铭今,致力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书刻以全新的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在为中国当代艺术增添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的同时,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书法艺术的传统魅力。
“刻古铭今”书刻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包括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大都常年从事于高校书法教学工作,也长时间沉迷于书刻这门艺术探索中,他们愿意为了这样一种传统文化付出自己的热情。
作为一个有着30多年从业经验的紫砂陶刻艺术家,紫砂陶刻对于卢宁刚来说已经顺手拈来。
紫砂陶刻也是以刀为笔,和书刻艺术有着很多的相似点和共同之处。
通过这次的学习交流,卢宁刚希望在今后的创作中将紫砂的材质与陶刻的技法有机地融入书刻作品的创作之中,努力践行“刻从书出,兼容并蓄,异彩纷呈,多样包容”的创作原则。
为书刻艺术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将书刻艺术推向更高更远。(图/卢宁刚 文/景美玲 何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