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沈伦镇:盘活闲置宅基地 唤醒乡村“沉睡”资源

2022-12-30 10:28:18|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12月29日下午,兴化市沈伦镇崇禄村党总支书记黄来扣带着村两委一班人,来到前不久刚盘活过来的几十亩闲置的土地旁,现场讨论开过春来准备在这些土地上种植什么庄稼。

兴化沈伦镇:盘活闲置宅基地 唤醒乡村“沉睡”资源

  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12月29日下午,兴化市沈伦镇崇禄村党总支书记黄来扣带着村两委一班人,来到前不久刚盘活过来的几十亩闲置的土地旁,现场讨论开过春来准备在这些土地上种植什么庄稼。“这里以前是村民们闲置的宅基地,空关在这里已经头二十年了,如不盘活,闲置在这里就是浪费资源!”黄来扣介绍道。

  据了解,崇禄村位于沈伦镇西北部,是由原张谭、姜朱两个村合并组成,共有16个村民小组,891户,2967人,耕地面积4500.8亩,特种养殖1050亩。其中,农村宅基地和农房是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民手中重要的资源性资产,但近年来由于一部分村民在城里或集镇上买了房子,原来建在村里的房子已闲置多年,渐渐地,房子破旧倒塌也仅成了闲置的宅基地。

兴化沈伦镇:盘活闲置宅基地 唤醒乡村“沉睡”资源

  “推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的盘活利用工作,可以唤醒‘沉睡’的资源,变‘死资产’为‘活资产’,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据黄来扣介绍,为积极探索村民自建房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崇禄村以节约利用土地为导向,以宅基地有偿退出为突破口,按照土地集体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引导村集体主导、农民自愿的工作原则,有序推进零星自然村点实施增减挂钩,引导村民集中居住。2022年,崇禄村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复垦21.7亩。北舞台自然村搬迁46户,面积4838.54㎡,通过前期摸排沟通对接、规划设计,确定货币安置26户,自建房安置20户。在原姜童自然点规划建设2层110多平方独墅20套,占地4207.57㎡,建筑面积3500㎡,统一规划设计、建筑风貌,统一基础设施配套,由村民自主建房。

  低保户老姜有一套40平方的房屋,破落不堪,闲置在村里已有20多年,老姜现借住在村民家里。村里这一次将其闲置的房屋盘活,安置其居住到村老年人集中居住区里,直乐得老人逢人便夸是政府的鼎力相助,使他有了新房住。

兴化沈伦镇:盘活闲置宅基地 唤醒乡村“沉睡”资源

  村民老黄一家一直在外闯荡,家中的房屋摇摇欲坠,已闲置30多年。今年年初,得了重病后的老黄回到了村里,但原先的房屋破落不堪,已不适宜人居。村里这一次因势利导,盘活了他家的闲置房屋,为他家砌了一套110多平方独墅。“没花一分钱,就住进了新房子里,还是党和政府好啊!”老黄接受采访时,一脸的高兴。

兴化沈伦镇:盘活闲置宅基地 唤醒乡村“沉睡”资源

  “盘活闲置宅基地项目真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不仅使村庄房屋有序统一,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进一步集聚中心村的核心功能;还新增耕地30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每年增加了5万元;另外也配套了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黄来扣介绍道。

  据了解,崇禄村曾是泰州市经济薄弱村,但踔厉奋发的崇禄村两委会一班人近年来因地制宜,把组织力量调动充分,把现有材料利用充分,把广大村民带动充分,致力推进环境整治,实现向美丽乡村、兴化市特色村、泰州市特色田园乡村的蜕变。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国家森林示范村、江苏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省级民主法制示范村、省级卫生村。为着力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加强产业生态协同发展,该村成立兴化市同赢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天广果蔬家庭农场、农地股份合作社,流转土地1650亩,打造250亩白枇杷园、500亩水蜜桃、黄桃、猕猴桃种植基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主动作为,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为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奠定了产业基础。2022年,该村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116.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万元。(图/冯兆宽 文/朱晓斌 冯兆宽)

【责任编辑:DH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