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天空布满厚厚但无雨的云层,频频有来自上海虹桥机场的飞机从太仓上空的云层穿过。这是10月底的一天,不是特别的节日或纪念日;这却是特别的值得纪念的一天——站在脚下这块已经夷为平地的故园的土地上,江苏太仓古松弄的居民们,没有悲伤或不舍,脸上皆洋溢激动的、幸福的笑容,看着停放整齐的一排土方车和挖掘机,他们仿佛看到了不久后的、更加幸福的、全新的未来。
既开始打桩,即开始期待
尽管当日下午3:30才举行开工启动仪式,然而许多居民从下午1点开始就陆陆续续地来了很多,他们大多是在古松弄、胜利村或原城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居民,或在即将开工的工地旁逡巡、观望,或围着展板上的新家园效果图端详、议论。他们对老新村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对新家园充满了深切的期待,两种情感的叠加令他们心里充满复杂的滋味。老新村糟糕的生活条件令他们抓狂,浓重的烟火气却又是他们挥之不去的“乡愁”;新家园高端通透的居室令他们期待,却又担心原本亲如一家的邻里关系变得疏离。
好在,他们不需要做“选择题”,他们只是“拆而不迁”,拆旧建新,原址重建,原地回迁。太仓城市更新的古松弄、胜利村、原城三小地块,共涉及面积约235亩、居民及商户总户数947户。作为率先启动区,古松弄地块未来将按照江南水乡风貌,结合现代都市特点,让生活功能配套更加完善,生态修复质量更加突出,区域空间格局更加优化,发展活力更加凸显,全力以赴把古松弄地块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绿色智慧、富有底蕴的品质生活高地。未来的古松弄,会形成一个15分钟生活圈,包括城市的沿街公园、超市、社区,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组团,不仅仅是古松弄老百姓,也为周边的老百姓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空间。
作为太仓城市更新“标志性”项目,在此次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社区制定了细致的征收动迁实施方案和补偿安置方案,社区工作人员和评估师挨家挨户上门解读政策和评估房屋,为了满足居民尽快回迁的愿望,工作人员还将提前介入回迁方案。太仓市城厢镇县府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程佳佳说,希望社区通过这些举措,让居民感受到来自“娘家”的牵挂和温暖,让他们在外过渡得更舒心、更安心。
以古松为名 赢城新民心
下午3:30,太仓市城市更新古松弄地块开工仪式正式开始,中共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太仓市政协主席赵建初、太仓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丙华、太仓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城厢镇党委书记盛海峰等出席了开工仪式。
“今天的开工,昭示着老城的加速蝶变,古松弄以古松为名,见证了太仓繁荣发展和历史变迁,作为城市更新率先启动区,必将推动城市品质的持续提升。”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在致辞时说。
汪香元表示,太仓将坚持把城市更新作为增进群众福祉的“民心工程”,作为提升“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内涵的重要抓手,以高标准、快速度,全力以赴把古松弄地块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绿色智慧、富有底蕴的品质生活高地,用一流品质赢得群众的点赞认可,用一流效率换取群众的幸福感受,用一流形态构筑群众的舒心生活。
古松弄老居民葛为平先生欣然创作古松弄改造绘画长卷,并慷慨作赋《古松弄记》,叙其始末,赞颂不已:“奈只奈,其址老矣。楼乏坚体,垣无严周,业难其管,车难所泊。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政府举鼎,革旧匡危。辛丑谋,壬寅动,百日立契,三载回迁。官榜一出,住民皆应,虽有不舍,却无不诺。何哉?城市美美兮视为己责,家居采采兮当为己悦。善也!棠政和风已至,小巷大义未央。孔子曰:仁,远乎哉?地域更新,蓝图可期。思之每每,欣欣不已。”
此外,还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报告文学家奚旭初先生以古松弄为题材、走访40余位居民、历时3个月创作了城市更新报告文学作品即将付梓。在开工仪式上,奚旭初表示,城市更新是一件民生大事,用文字记载下来很有必要。在他对古松弄居民的参访过程中,他有无数次地被居民们的家园情怀、邻里情感感动到,他们怀着浓浓的乡愁,参与着城市的更新迭代,是城市更新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而最令居民们动容的是现场获赠的一个“伴手礼”,它由一个优盘和日记本组成,优盘上记录的是古松弄的相关影像,而日记本的前半部分,则由20篇文章、2万多字的篇幅记录着古松弄的点点滴滴和居民们动员、签字、搬迁的全部过程,这些文字不仅是对古松弄前世新生的真实记录,也是对居民们悲欢喜悦的原味留存。
(图文/李根林 邱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