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今年以来,兴化市大邹镇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将代表的履职内容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结合,引导代表主动作为,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倾听群众诉求,当好“联络员”。镇人大精心打造联络平台,按照硬件标准化、软件系统化、活动常态化、管理精细化的标准,精心打造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站,使之成为宣传政治的广播站、掌握民情的观察哨、解决问题的催化剂、化解矛盾的解压阀,为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提供有利条件,切实解决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引导广大代表在疫情防控、文明创建、村庄环境整治、水环境治理、矛盾化解等工作中当表率、走在前,树立人大代表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提高服务效能,当好“监督员”。镇人大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全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府执行落实、代表全程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政府效能,增强群众满意度。聚焦民生热点,紧盯年初人代会上代表表决通过的2022年度政府为民十件实事项目,全程跟踪监督,确保按期完成,向全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聚焦管理难点,紧盯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秸秆双禁、平安建设、生态环保、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管理难题,通过组织代表集中视察、明察暗访等形式,形成监督合力,推动问题解决,让广大群众在基层治理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化解基层矛盾,当好“调解员”。镇人大充分发挥广大代表身处基层,与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主动为村民提供矛盾化解、权益保障、法律援助等服务,积极参与影响较大、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有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复兴村部分村民因土地确权矛盾多次进京、赴省上访,成为该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虽经相关部门多次调解,但收益甚微。今年初,以镇人大牵头,组织镇村部分人大代表成立复兴村土地确权矛盾专项协调小组,经过代表与当事人的反复沟通,通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最终村级组织与当事人达成协议,困扰镇村两级组织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文/人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