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路、连心、连未来——连云港聚力打造中哈合作标杆

2022-06-09 10:36:31|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位于连云港的中哈物流合作基地,是“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首个落地的实体平台项目。记者在基地内看到,凭借将理货、海关、铁路等申报手续由过去的“串联”变成“并联”

  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6月7日,一列装载着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热轧卷板火车经阿拉山口口岸,顺利抵达连云港港,计划于6月中旬统一装船发往越南。这是该港近年来新增的又一东行新货种,也进一步打开了“哈萨克斯坦—阿拉山口—连云港—东南亚”的铁海快线新通道。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市近年来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发挥自身“铁公水”“海河江”交通汇聚优势,努力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透过连云港这扇窗口可见,近5年来,中哈两国之间的沟通正变得更加畅通,物流更加迅捷,人员往来更加频繁。

  位于连云港的中哈物流合作基地,是“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首个落地的实体平台项目。记者在基地内看到,凭借将理货、海关、铁路等申报手续由过去的“串联”变成“并联”,以往的“落场—提箱—进场—等待”中间环节被省去,海船靠港后,吊车就能将集装箱直接转移到一旁的卡车、火车上。“过去从集装箱到港再到装车发运需要4天,如今压缩到1天以内。”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学梅说。

  更高的作业效率让中哈合作更加紧密。数据显示,哈萨克斯坦过境中国进口的日用消费品,出口的矿产品、粮食等优势贸易商品80%以上通过连云港口岸集散分拨。今年前五个月,中哈物流基地累计进出场集装箱10.98万标箱,同比增长38.9%。

  “看得见”的速度提升背后,是“看不见”的智慧升级。没有水的港口是什么样的?可以来哈国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一探究竟。

  凭借中哈双方共同推进电子口岸、港口大脑等信息化项目建设,东门无水港已与连云港中哈物流场站实现业务联动、人员互派、信息联通和资源共享。包括小麦、大宗原材料等哈国特色商品可实现国际贸易“一站式”办理、联运监管“一体化”运作,远在4000多公里外的连云港出海口如同被“搬”到了哈国“家门口”。

  “这5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到了哈萨克斯坦,我们的选择面更广了。”在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工作的哈萨克斯坦人古丽说。今年1至5月,东门无水港累计换装量10.6万标箱,同比增长6.34%。

  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国际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超前的国际商贸规则创新,在加密中哈合作的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去更多“实惠”。

  中欧班列是沟通东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海运受阻情况时有发生,中欧班列的重要性得到显现。连云港抓住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建设重要机遇,积极探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制度化创新,重塑业务流程,实现多式联运业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同时,新开中东波斯湾、美国西海岸、南非等方向远洋干线,将航线总数增加到83条,促进国际间经贸往来,创新全球经济治理新实践。

  “依托‘蓝宝星球’散货交易平台、连合易商大宗商品电子仓单交易等特色服务功能,连云港中欧(亚)班列可优先换装、顺畅发运,有效保障了运输效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密经贸往来提供助力。”江苏省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斌说。

  自2015年以来,中欧班列(连云港)累计开行超过4500列,班列满载率、重箱率基本达到100%,并已延伸至土耳其、德国等国家。

  连云港市委书记方伟表示,下一步,连云港将继续畅通陆海联运通道,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拓展合作新领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全力推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项目建设,为努力实现新时代的后发先至,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连云港贡献。(刘棋尹、刘诗瑶)

【责任编辑:DH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