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非遗江苏 > 正文

“良工巧匠”:苏州太平非遗再进京

发布时间:2022-08-02 17:14:32  |   来源:中国网·美丽苏州  |   作者:相太萱  |   责任编辑:DH010
此次展览来自太平的“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海林应邀参展。跨越千年岁月,细致严谨与工艺精细的仿真木船,每一个作品背后,都是一份精神的传承与情感的坚守。

“良工巧匠”:苏州太平非遗再进京

  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7月30日,由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苏州市相城区文体和旅游局、苏州市相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苏州企业商会主办,北京爱慕美术馆承办,“良工巧匠——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晋京展”于爱慕美术馆正式开幕。

  此次展览来自太平的“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海林应邀参展。跨越千年岁月,细致严谨与工艺精细的仿真木船,每一个作品背后,都是一份精神的传承与情感的坚守。

  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起源于苏州的“苏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文人文化与工匠文化高度统一的产物,是中国东方式审美与神韵的集中体现,更是传统手工技艺天花板的存在。徐海林的船模打开了观众对苏州江南水乡生活的无限想象。

  江南多水,美丽富饶。船,承载着江南特色的传统文化、见证了历史发展的繁荣往复。早在唐宋时期,苏州就是舟楫云集的商业中心,正因如此苏州水乡木船制造手工技术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徐海林生于水乡,从小对船有着深厚的感情,16岁便学习传统造船手艺,怎奈时过境迁,千年木船制造工艺被现代科技制作所替代。不忍看传统手艺就此失传,徐海林开始制作仿真船模,二十多年间,制作了名类船模100多个。他做的船模用榫头和钉子来加固的,镂花雕刻、船帆能收能放、窗户可开可关,放入水中后,除了体型小之外,和真船并无差别,是“相城十绝”之一,其许多精品已被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上海海事博物馆、香港博物馆等收藏。

  此次展览首次在北京展出了包括“南湖红船”“渡江第一船”“强渡大渡河纪念船”“巧渡金沙江船”在内的6只革命红船,以及“苏州快船”“太湖七帆船”“鉴真东渡船”“郑和宝船”等9只历史名船。船跨越山海而来,讲述着它们如何载着我们的祖辈渡过峥嵘岁月。当观众面对承载有中国共产党诞生之记忆的红船模型,看到的不仅是薪火相传的非遗技艺,更是一种不变的信仰。

  非遗技艺千载流传,其间的流变、传承与革新,都与“人”息息相关。“择一事,终一生”,是手艺传承人亘古不变的信念;“一丝不苟的钻研、敬天爱人的涵养”是手艺传承人精神的核心。正是诸如徐海林等非遗手工艺人不忘初心地坚守,才使得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文/相太萱)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