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近日,系列“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走进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各社区,吸引了众多社区青少年参与,社区里一时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四季新社区: “传统木工坊”榫卯微缩八仙桌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机械的主要结构方式,不用钉子利用凹凸相连接的方式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为丰富青少年暑假生活,弘扬传统文化,四季新社区开展了“传统木工坊”榫卯微缩八仙桌制作体验活动。
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制作微缩八仙桌。八仙桌,是中华民族传统家具之一;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宽的方桌,大方桌四边,每上边可坐二人,四边围坐八人(犹如八仙),故中国民间雅称八仙桌。听完介绍,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动手开始制作了起来。经过了一个小时的努力,一套自己制作的微缩八仙桌就诞生了,孩子们纷纷一起合影留念。
据悉,本次活动让孩子们走出家门,升温假期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为假期增添了无限乐趣,还锻炼了孩子们动手能力,体验手工带来的乐趣;活动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师惠社区:竹编课堂 感受非遗的魅力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手工艺体验,充满趣味,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感受“慢手工生活”,为弘扬传统文化,师惠社区举办了“非遗体验”竹编扇手作活动,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来参加。
活动开始,老师向小朋友们讲解了竹编工艺的历史、制作流程以及主要特点。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制作竹编扇。带着好奇心,孩子们手执竹编材料,在桌面铺开并排列好,接着将红色竹片横向按照“挑二压二”的方法进行穿织,编好后将准备好的扇子形状的纸固定在竹面上用笔将轮廓描出来进行裁剪,最后用胶水把扇子边缘用棉布进行包边后插入扇柄,精美的竹编扇就完成了。
此次竹编扇制作活动,不仅提高了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假期,也让小朋友们充分感受了一把非遗的魅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文/燕凝俊 金吉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