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非遗文化遗产带我们印证过去,见证未来,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苏州市相城经开区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大师”系列云课堂,邀请劳动模范、非遗文化人才为学生上好思政课,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近日,一堂主题为“传承非遗精神,自当砥砺前行”的“劳动教育大师”云课堂在相城经开区北桥中学上演,本次云课堂活动邀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御窑金砖的第六代传人金瑾,由她来为同学们讲述她与这个“皇室建筑专用产品”的故事。
起初,原本已经做了十多年教师的金瑾,并不愿意来继承父亲的衣钵,但父亲对的金砖坚守打动了她。金瑾为了金砖技艺的传承,她告别了三尺讲台,离开了欢声笑语的校园。从此每日与泥砖为伍,每日向父亲潜心学艺,历经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金瑾终于学成了,除了复原了古法金砖的制作技艺,她还不断钻研,使得古法制砖与现代科技技术相结合起来。金瑾的这种精神,给我国优秀的传统技艺“御窑金砖”注入新鲜血液,使其顺应时代发展、获得新生。
如今,金瑾以非遗传承人的身份重新回到课堂上。她给学生们讲解了御窑金砖的发展故事,“御窑金砖是在明代永乐年间经苏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陆墓砖窑被工部看中,决定‘始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由于质量优良,博得了永乐皇帝的称赞,赐名窑场为‘御窑’。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御窑金砖也正式成为皇室建筑专用产品。”历经六百年寒暑风霜,传承与发展,御窑金砖和它的技艺沉淀在大运河畔。
孩子们对这个从小熟知的名词和从未了解过的制作技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金瑾总结道,御窑金砖的制作工序十分繁琐,每一块金砖都凝结了工匠们的智慧和结晶。这并不是简单的地砖,更是苏州的传统文化。希望同学们能更多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学习并发扬出去,不让文化瑰宝遗失于时间长河中。
学生顾晨旭感叹到:“一块砖,凝聚百年历史。从第六代传承人金瑾的历程中,我看到了金砖非遗传承的奥妙所在,也明白她为了更好地传承,付出了诸多努力。身为青少年,我更应当以身作则,弘扬优秀的传统工艺,发扬非遗的魅力,传承下去。”
一块砖的“成器”之旅,凝聚着南北工匠的执着和智慧,承载着运河文化的厚重与交融。在这一段旅程中,金砖由物而成器,金振玉声,容纳风物。一块砖的背后,是一群人的身影;一块砖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故事。
足叩金砖,兼以编钟,每一块金砖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应让生活的喧嚣压盖住百年的古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对传统的坚持难能可贵,金氏父女对御窑金砖的传承,在小家的发展中折射出个民族流传百年的文化。(高学兵 相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