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攀枝花东区针对城市化进程加快伴随的辖区社区规模不断扩大、基层矛盾愈加凸显复杂等问题,选取企事业单位较为集中、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的社区,通过搭建1个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辟1条普法新路径、织密织牢公共法律服务4张网的“1+1+4”模式,着力将公共法律服务嵌入到社会治理网格服务之中,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精细化”,切实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聚焦1个平台引领,加强服务阵地建设。一是坚持实体化平台强阵地。聚焦基层公共法律资源供给不足、服务平台薄弱等瓶颈问题,东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以区中心为枢纽、街道(镇)工作站为支柱、社区(村)工作室为触须”的三位一体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按照“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模式,以及“3+6”职能定位,建成全市首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公共法律服务“集中式办公、一条龙式服务”。充分考虑公共服务层级和需求差异,稳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街道(镇)工作站、社区(村)工作室建设,作为区级服务中心的有效承接支柱,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社区治理末端延伸。二是实施规范化管理强保障。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建立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管理制度,坚持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职责、办事指南以及相关联系电话、监督电话等上墙公示。全面落实“一村一社一法律顾问”和法律服务人员坐班值班制度,采取台账化管理模式,详细记录服务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等提供法律服务的相关情况,并作为年底考核依据,以规范化管理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落地落实。三是实施定制化服务提质效。利用三级平台共联互通优势,进一步细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按照“群众点单、专人跑腿;平台下单、专人接单”模式,让服务群众更满意。在社区、居民小区设立信息员,发现、收集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根据群众诉求积极向上反映,安排有经验的政法干警和律师提供定制服务。建立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及时为社区居民解疑答惑,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零距离法律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群众全覆盖。
二、聚焦1条路径创新,打造普法特色课堂。一是打造法治品牌讲堂。积极探索普法宣传新路径,挖掘培树“社区能人”、“专业能手”等群众信赖、有人缘、有威信的个体,通过打造群众认可的法治宣传品牌,切实提升社区群众依法守法意识。依托社区“双报到”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系统退休老党员法律专业知识优势,创办“罗松法治讲堂”,以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召集一批社区志愿者,通过法律课堂、专题讲座、以案说法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普及法律法规常识,不断提升居民知法守法的法律意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二是重点抓好青少年普法。瞄准辖区青少年普法教育这个重点,抓住寒暑假两个重要节点,依托“法治讲堂”普法阵地,常态化开展“快乐学法在假期”公益普法及社会实践活动,整合法治副校长、公益律师、公安民警等资源,围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青少年犯罪、防范毒品侵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等开展专项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切实提高“学法、懂法、守法”的法治观念。三是重点抓好特殊人群普法。针对社区商住小区开发遗留问题相对较多、改制企业居民较多以及老旧小区老年群体相对较多等实际情况,突出易引发不稳定因素或法律知识相对薄弱的群体,采取“行走的法治讲堂”模式,先后走进企业、社区、楼栋、养老院等,开展《民法典》《物权法》《继承法》相关专题法律法规讲授,进一步引导社区居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三、聚焦四个重要载体,织密织牢服务体系。一是坚持法律服务便民化。坚持“法律服务+网格”推进法律服务群众精准化、便捷化,在网格内设立社区“法律服务日”,邀请律师群体“坐堂问诊”“登门巡访”,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成立以来,“坐班”律师达到220人次,为居民义务提供法律咨询、代办公证事务等服务300余件,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法律服务。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良性互动格局,已推动形成“罗松法治讲堂”、“金穗”关爱工作室等品牌,有效促进社区综合服务职能进一步提升。二是坚持人民调解专业化。结合全区综治网格化建设,激发网格员“点多、线长、面广”的群众优势,将社区网格员吸纳为纠纷排解信息员,重点加强对因疫情防控带来的物业管理、邻里、婚烟家庭、医患等方面的矛盾纠纷调处。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引导辖区内高校法律师生、离退休政法干警、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等组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推动建立起网格员摸底排查、法律顾问联合调解、志愿者协助调解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同时,邀请优秀律师、人民调解员、法官对社区网格员开展业务指导和法治培训,切实提升网格员法治综合素养,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近三年以来,累计调解各类大小矛盾解纷118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三是坚持法治宣传常态化。坚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发挥法律顾问、网格员、法律服务志愿者等积极作用,通过“法治讲堂”“坝坝会”“警民见面会”等形式,“面对面”为居民送法律、送服务。坚持把法律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基因中,通过打造法治文化广场,使居民“出门见法、抬头学法”,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同时,把社区便民服务点、党员志愿者服务站、青少年之家、居民才艺展示室、法律图书角等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最大程度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坚持安帮矫正动态化。建立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常态联系机制,规范辖区内社区服刑、安置帮教人员档案,采取“网格+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细化管理帮扶。重点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后续照管对象开展形势政策、法律法规、思想道德等教育,对特殊人群开展走访活动,了解特殊人群思想变化和行为动态,切实做到勤走访、重帮扶、底数清、情况明。利用社区阅览室、文体室、心理咨询室等场所,定期组织帮教矫正对象开展集体活动,进一步拉近主体和对象间的距离,实现了跟踪考察常态化、帮教平台社区化、管理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