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 自老伴去世后,这是家住南京江北新区长芦街道滨江贫困老人朱必海的日常生活写照。走过一段水泥路,再走一段石子路就到了滨江村徐云组的朱必海老人家,门前两块菜地,朱老只种了路边一溜,屋后两亩多地也让给别人种了,今年80岁高龄的朱老说:“党的政策好,现在一个人吃不了多少,种这点够了。这田我也种不动了,就让给别人种了。今天,你们来看我,我高兴!来,坐,快请坐!”环顾朱老堂屋,屋内添了冰箱、微波炉,房间内还装了液晶电视机。
据悉,朱必海老人所在的滨江村共有低收入农户92户192人,长芦街道及新区社会事业局通过购岗、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开展结对等政策扶持,截止2019年,92户已全部实现脱贫。
今年以来,该街道纪工委充分利用“阳光惠民”监管系统,重点查看“阳光惠民”监管系统中“一户一档”、致贫原因、贫困户收入构成等重点内容,并结合实际,开展入户走访。在走访中,与群众面对面,了解其家庭情况、身体状况、收入来源等基本信息,同时结合“两不愁三保障”,全方位摸清脱贫成效。
通过摸排走访发现,滨江村实现脱贫的人员中收入在9000-10000元户数为11户,全街共有类似情况23户48人,这类人群虽已脱贫,但依然存在返贫风险,且绝大部分为丧失劳动力的老年人。街道纪工委将这一消息立即反馈街道党工委,街道党工委经会议研究决定针对此类人员建立包干机制,巩固脱贫结果。14名班子成员、23名中层正职干部挂钩,重点结对帮扶,并确保至少每季度走访一次。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群体,不断强化兜底保障,在进一步落实好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的同时,包干干部尽一切可能,为结对帮扶对象“扎栅栏”,比如现金慰问帮扶、组织志愿救助活动、联系爱心企业救助等,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80岁的朱必海老人就在结对帮扶名单之列!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新结对帮扶的街道纪工委书记陈秋菊上门看望朱老,仔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生活状况,并针对朱老的实际情况和社区工作人员共谋下一步的巩固脱贫方案。
朱必海老人笑着说:“千恩万谢共产党,相信政府、感谢政府,让他实现老有所依,晚年生活有了保障。 ”(陈颖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