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 新闻中心 > 正文

聚焦文旅融合下的江苏非遗保护实践

发布时间:2018-05-22 13:05:40  |   来源:光明网  |   作者:张磊  |   责任编辑:许蓉
顺应文旅融合大趋势,江苏积极谋划,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助力非遗参与的文旅融合,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发展、惠及民生,让非遗事业更有张力、更具内涵。

  顺应文旅融合大趋势,江苏积极谋划,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助力非遗参与的文旅融合,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发展、惠及民生,让非遗事业更有张力、更具内涵、更显特色、更有温度,激发延续非遗薪火相传的新活力。

  底蕴彰显魅力

  融合带来机遇

  江苏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全省共普查记录非遗项目28922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共有10项,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46项、省级项目611项、市级项目1640项、县级项目459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2名、省级400名、市级2597名、县级2317名;建成各类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传承基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研究基地等共60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个,各类非遗展示馆(厅)和传习所(传承基地)583个。经过各级政府、社会各层面的共同努力,已经构建起基础厚实、梯次合理、规模适度、传承有序的四级非遗传承保护体系。

  规模庞大、品质优异的非遗项目和众多从业人员,成为丰富旅游内容、增添旅游趣味、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有力、有效抓手。在江苏首批13家省级旅游风情小镇中,从旅游体验、产品设计到活动安排等,大多融入非遗元素。例如,泰州溱潼会船风情小镇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溱潼会船命名,已成为清明时节百姓踏青春游、亲身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联姻提升品质

  特色引领发展

  近年来,旅游纪念品种类少、档次低,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屡见不鲜。非遗项目具有原生态的文化特征,蕴含巨大经济价值。特别是传统工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经过产业化设计和包装,开发出非遗衍生品,不但丰富了旅游市场,促进了旅游产业链的延展,也增加了传承人群的收入,大大调动了其生产和创作的积极性。

  徐州市贾旺区以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依托,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徐州香包为抓手,打造了香包主题客栈、展览馆、大舞台、大课堂、工作室、专卖店等,由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指导游客自己动手缝制香包、带走留念,扩大了徐州香包的影响力,并带动当地一批妇女创业。

  坐落在太湖之滨的苏州市非遗馆,将苏州非遗资源融入百姓的生产生活中,以文字、图像、实物等向游客展示当地非遗项目。馆内常年设有互动体验区,让非遗项目在与八方游客的亲密互动中发扬光大。目前,江苏省内各类非遗馆、项目专题类博物馆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约2000万人次,依托非遗元素开发文创产品300余类1800多种。

  “非遗+旅游”的互动体验,让非遗重返当代生活、亲近群众,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也使原本由政府主导、传承人自发自觉的传承和保护行为,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例如,宜兴市积极支持中超控股集团以塑造“利永”紫砂高端品牌为核心,打造功能架构完整的旅游、商业配套设施,吸引集聚优秀紫砂传承人、组建研发设计团队、创建紫砂产品线上线下交互体验模式,积极打造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聚合平台。

  对接新媒体

  推广更具影响力

  新兴媒体即时、互动、精准的传播方式,为非遗项目带来了大量“粉丝”,内容充实的非遗节目也让直播平台的品质得到提升。作为“奏响2018中国·溧阳茶叶节暨天目湖旅游节”开幕序曲的《天目湖·古琴》音乐会举办时,凤凰、新浪等15家网络媒体开展同步直播,一批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精彩演绎吸引80万人同步观看;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定期举办的“500娃娃学非遗”公益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信息,还借助微电影、网络直播等形式,让非遗宣传日益呈现“主体多元化、方式立体化、成效倍增化”的良好态势。

  旅游助力非遗保护传承,而姿态万千的非遗资源也成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二者共同打造了展示江苏形象的亮丽名片,同时也为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会领导更多+

会通告更多+
员服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