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浙江新闻 > 正文

象山丹西派出所调解室:巧做“解铃人”

发布时间:2017-01-16 11:33:2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01
  说起象山丹西派出所的人民调解室可能很多市民不知道,但提起“朱大姐调解室”,辖区内的居民无人不知。这个调解室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民排忧解难,自成立以来,已累计调处各类纠

  说起象山丹西派出所的人民调解室可能很多市民不知道,但提起“朱大姐调解室”,辖区内的居民无人不知。这个调解室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民排忧解难,自成立以来,已累计调处各类纠纷上百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百万余元,受到群众的认可与赞誉。 

  这群人“专业”爱管闲事

  2013年,丹西派出所聘请懂法律、热心调解工作的人员担任调解员,在派出所内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朱鹰、赵枚云、陈青宏、刘芳是现在调解室的主要成员,四人年龄相近,均是退休人员。有的常年在社区居委会负责调解工作,有的是乡镇街道退休干部,还有的是退休老民警,“面对各类纠纷,他们有着丰富的调解经验”。

  调解员朱鹰是最早受聘来到调解室的。今年60岁的朱大姐做起调解工作得心应手,没退休之前的她就在乡镇街道从事调解工作,笑称“自己一辈子都在干这份工作”。与朱鹰同龄的赵枚云晚两年才到,先前两人在同一单位共事30余年,赵枚云退休后也来到了调解室,现如今两人是调解室的主力,搭档调解默契十足。

  今年刚退休的丹西派出所社区老民警刘芳也闲不住寂寞,主动到调解室工作,有着多年社区调解工作经验的她干起来也是游刃有余。而作为四人当中唯一的男同胞陈青宏则负责调解室的内勤工作。大家亲密合作,各自发挥调解特长,一起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认真倾听,把琐事当成大事

  正当记者和调解员们交流时,调解室的门被打开了。两个年轻人一前一后走了进来,她们在前两天因为一点小事打架闹派出所里了,今天来讲和的。一旁的赵枚云起身热情地端茶递水,朱鹰则是赶忙上前安抚着让她们坐了下来。

  原来小王和小李同在小商品市场经营销售,只不过一个开店,一个摆摊。小王把摊位货架放到了小李店门口,小李一见不乐意了,说了小王几句。小王耐不住火气便和小李对骂,以至于两人互相撕扯谁也不让。

  在朱鹰和赵枚云的耐心调解下,事情得以顺利解决,两个年轻人也当场握手言和。“调解要接地气,与群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处理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果一上来就质问谁对谁错,很有可能使矛盾扩大化。”朱鹰明白,做好一名调解员不是件容易事,赵枚云也深知调解员的责任重大,尽管有委屈,甚至不被理解,但她们依旧尽职尽责,争取做到更好。

  “调解不仅是个良心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既要用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说情说理,又要有生活的阅历,还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识。”这就是调解员对调解工作的真切感受,只有把矛盾根源说透了、解开了,才能真正地化解矛盾。

  警调衔接,社会管理创新

  据了解,在日常的接处警中,不少案件都是由民间纠纷引起的,当事人便直接找派出所。但由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矛盾纠纷不属于治安案件,派出所接警后进行调解,民警虽尽职尽责,但调解时间跨度长,导致分身乏术。

  “在民警履行程序后,调解工作便可交给调解室。对当事人来说,这也大大提高了解决纠纷的效率。”丹西派出所治安副所长徐马敏说,对于民间纠纷,民警能当场化解的要及时化解;但一时难以调解的矛盾纠纷,就要请“朱大姐调解室”出马,由专职的调解员通过“调解”解决,使民警能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刑事和治安案件的打击防范上。(宁波文明网)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