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正文

从马什哈德到大不里士

发布时间:2017-04-14 11:31:18  |   来源:新民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24
从马什哈德到大不里士

  从马什哈德到大不里士

  ———行脚印迹

  戴大年

  2016年6月7日夜,我们从南方的设拉子折向东方,来到了伊朗最东边的马什哈德,该市为伊朗第二大城市,东傍阿富汗,北邻土库曼斯坦,皆咫尺之遥,为现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故乡,是世界著名的圣城。

  马什哈德在波斯语中意为“殉难处”,公元818年,伊斯兰什叶派第八位伊玛目礼萨遇害,遂在此建墓,成为伊斯兰什叶派圣地,每年约有两千多万信众来此朝觐。经过历代修建,圣陵已成为集清真寺、博物馆、大学、公墓、医院、餐厅等为一体的精神崇拜中心。

  在马什哈德,到处可见到瘦削精壮的阿富汗人,面貌与波斯人迥然有异,大都从事拉车看门等服务劳作。听说是由于战乱,大批难民涌入而致。

  一位中年义工向导,带我们参观了墓冢大厅,45米高纯金的圆顶在蓝天白云间熠熠闪光,信众们从栅栏间掷入硬币表示敬意,然后虔诚地祷告起来。墓旁屹立着古哈尔肖德清真寺,高50米圆顶和硕大的六方体基座气势恢宏,此为什叶派最大清真寺。我们还怀着尊崇之心参观了波斯最早的被誉为伊朗“文学之父”的菲尔多西陵。

  6月9日中午,我们横穿伊朗,飞向西北角的大不里士。一下飞机,顿觉凉风袭来,一扫这十余天的暑热难耐。大不里士北邻阿塞拜疆(城中有一半阿塞拜疆人)及南高加索,西接土耳其,南邻伊拉克,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现是伊朗工业中心。我们在酒店遇上两批国内来的公务人员,他们在此搞矿业,修地铁。大不里士历史上长期受蒙古人统治,曾为伊尔汗国中心,是伊朗国內蒙古遗存最多的地方,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印迹,宋代的花卉工笔画便是从这里流传开去,形成波斯细密画,成为国宝级艺术。

  整个白天,我们放松心情,在城中漫步,闲见一处古堡,有炮,询问之下,得知是二百多年前沙俄军队入侵的“作品”。接着,步行几分钟见到了著名的蓝色清真寺,砖壁斑驳,古朴肃穆。

  由于6月7日伊朗已进入斋月,穆斯林从日出到日落不能进食与饮水,所以夜间的大巴扎人满为患,这座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大巴扎绵延六公里长,砖石拱形穹顶一个接一个,窄巷纵横蜿蜒,犹如迷宫。店铺一间接一间,如河流般不断,香料、布匹、工艺品、书籍、食品、珠宝首饰等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人们摩肩接踵,我们兴致勃勃逛到齐喊脚发软。

  此番伊朗之行,我们从设拉子到马什哈德,又从马什哈德到大不里士,均坐飞机出行。我们惊讶地发现,第一次坐的飞机竟是有三十多年机龄的老旧空客320,第二次则是更早的麦道82型,飞机的厕所标识还是中文,上写“厕所有人”,看来是中国曾经使用过的,有一把机龄了,此状况着实让我们都惊出一身冷汗,也算此行中的趣事一桩。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