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正文

青浦以“非遗”水印版画记录“非遗”文化

发布时间:2017-04-13 09:59:1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24
  田山歌、阿婆茶、摇快船、宣卷、江南丝竹等青浦区非遗项目,以水印版画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图片来源:解放日报·上海观察)  田山歌、阿婆茶、摇快船、宣卷、江南丝竹、涵大隆

  田山歌、阿婆茶、摇快船 、宣卷、江南丝竹等青浦区非遗项目,以水印版画的形式被记录下来。

(图片来源:解放日报·上海观察)

  田山歌、阿婆茶、摇快船 、宣卷、江南丝竹、涵大隆酱菜制作技艺、竿山何氏中医文化、土布染织技术、船拳、小刀会传说等传统技艺、习俗,都是青浦区耳熟能详的非遗项目。如今,“非遗”遇上了“非遗”,去年12月起,青浦区文化馆举办“看青浦、画青浦”非遗项目版画创作活动,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非遗文化,在一双双巧手中,以水印版画的形式被记录下来。而水印版画本身也是青浦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婆茶》(图片来源:解放日报·上海观察)

  在青浦区文化馆工作的姚美凤是“看青浦、画青浦”非遗项目版画创作活动的策划人,同时也是青浦水印版画的传承人。“水印版画兼具刀味、木味、水味、印味。”姚美凤介绍,“水印版画将传统的木版水印方法与现代创作版画相结合,吸取了中国画的水墨技法,是利用水墨和水性颜色在吸水性的宣纸、滤纸上印制创作的木刻版画。”用木刻刀在木板上刻出的痕迹令姚美凤着迷,而她提出的“以非遗呈现非遗”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文化馆版画创作团队的支持。

《涵大隆酱菜制作技艺》(图片来源:解放日报·上海观察)

  姚美凤的版画以江南丝竹为主题。画面上,三位身穿旗袍的女性坐在水乡桥头上,一人拉二胡,一人手抱琵琶,另一人吹着笛子。画面娴静,姿态优雅。江南丝竹是流行于苏南、浙北和上海地区丝竹音乐的统称,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和萧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江南丝竹广泛流行于江南地区的城乡,但各地风格多有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加花较多;而农村丝竹乐则风格简朴,常用锣鼓,气氛热烈。“我查阅了很多江南丝竹的资料照片,大多表现的是婚嫁主题,并且演奏人物多为男性;但因为江南丝竹给人的感觉比较柔美、抒情,我觉得用女性去表现这一主题也很合适。”姚美凤说,“版画创作题材没有限制,我希望通过版画去尝试一些新的想法。”

  除了姚美凤,版画创作团队的成员多为青浦区的中学老师。青浦区尚美中学美术老师吴迪以阿婆茶为题创作了版画。阿婆茶是金泽商榻地区沿袭已久的民间习俗。当地的农家人,特别是农村里的阿婆,每天你来我往,围坐在农家客堂或廊棚里,桌上放有咸菜苋、萝卜干、九酥豆等自制土特产,边喝茶边拉家常,嘴不闲、手不停,其乐融融。

《土布染织技术》(图片来源:解放日报·上海观察)

  “青浦西面好几个镇都有喝阿婆茶的习俗,形式差不多,一般在农闲的时候举行这个活动。我在青浦经常能接触到当地的老人,这种传统活动很有意义。”吴迪的版画将阿婆喝茶的场景定格了下来,画面上,炉火烧得正旺,茶壶冒着热气,咸菜、瓜子、蚕豆、干果铺满了桌面,围坐桌边的四位阿婆,衣着简朴,姿态轻松,在阿婆茶的滋味中,品味日常生活的宁静。

  “青浦是水乡,以水印版画表现水乡传统习俗,别有滋味。”2003年,吴迪大学毕业后加入了文化馆的水印版画创作团队,与其他成员一起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版画制作技艺。水印版画充分发挥了水的性能,使得版画蕴藏着浓淡晕染、虚实生动的“水味”。“水印版画,既有传统版画的刀痕感,偶然印出来的水印效果,又有水墨画的风味,印的过程很令人开心。”吴迪说。在尚美中学,她组建了版画社团,从六年级的学生开始,教导水印版画的制作技巧,让非遗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竿山何氏中医文化》(图片来源:解放日报·上海观察)

  以非遗记录非遗,两相碰撞,让青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多种方式传承给后人。据悉,已创作完成的这些水印版画将在“非遗日”等文化活动上展出。(来源:解放日报·上海观察)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