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 正文

《于成龙》刷新主流剧多项纪录

发布时间:2017-02-13 14:11:01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10
中新图片,新闻中心,中新网山西新闻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月圆人圆夜,山西出品的40集电视剧《于成龙》在央视八套圆满落幕,至此,结束了该剧在央视电视剧黄金档热播一个多月的历史!与此同时,一组喜报从网络传来,截止到2月11日22时该剧收官,《于成龙》网络点击量合计超过6.878亿,一次次刷新主流剧作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的多项纪录!

  从央视一套到央视八套,从新年伊始(1月3日)到元宵佳节,从新年开年大戏到新春开年大戏,从地方媒体关注到中央媒体点赞,从剧中人物获誉到剧中场景火爆……山西电视人为全国观众捧出一个“浓情山西年”!

  这是让山西人欣慰的时刻。这时,擦亮“山西制造”的幕后英雄——《于成龙》制片团队也终于愿意走上前台,独家通过《山西晚报》袒露心声。

  电视剧引来全民关注

  山西人一贯都是低调的,正如记者此前采访的于成龙扮演者成泰燊所说:“于成龙本身就是山西人,他绝对不是高大上的形象,他是讷于言、重于行的。”如同于成龙一样,一手缔造了“于成龙现象”的山西制片团队——山西影视集团、山西广电影视艺术有限公司直到最后一刻才愿意真正地走上前台。而“刺激”他们走上前台的,是一篇篇重头报道、评论,一组组天文数字,一段段观众心声。

  2017年1月6日,《于成龙》在央视一套开播的第三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就率先发声:《一个可持续清官的结构分析——看电视剧<于成龙>》,其中写道:“电视剧《于成龙》的魅力,就在于它很准确地揭示了一个可持续清官是怎样育成的……在一定意义上看,吏治好坏乃是国运盛衰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于成龙》这部历史人物传记作品,在今天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随后,在《于成龙》进入央视八套重播后,2月7日,《人民日报》刊文《<于成龙>》:历史剧的一股清流》,文中写道:“中央电视台开年大戏选择了反腐题材历史剧《于成龙》,意味深长。该剧好评如潮,不仅在于这是一出好戏,更在于中国历史上有于成龙这样的好官,当下反腐斗争仍然艰巨复杂……《于成龙》是史传精神的一次回归,让观众感受到历史剧的一股清流……我们向世界输出优秀中华文化,依靠的是如《于成龙》这样充满浩然正气的优质文艺作品。”

  其实,在央视的两轮播出期间,除了《人民日报》外,央视的各档电视剧推荐栏目以及《学习时报》等各大媒体全都站出来点赞。

  而网络上的力量更为势不可挡,截至中央八套收官之际(2月11日晚10点),电视剧《于成龙》网络点击量统计数据为:爱奇艺2.76亿,腾讯视频1.4亿,优酷9453万,搜狐7700万,PPTV6400万,乐视2506万,风行网424万,土豆网780万,合计点击次数超过6.878亿。网络上的留言、评论更是无法计数,仅仅是1月24日《于成龙》在央视一套首轮播出后的统计数字就证实:从《于成龙》开拍到播出期间,“于成龙”被阅读“367万+”次……借用其他媒体的话说:“《于成龙》在收视上获得的巨大成功,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引发亿万观众的好评和热议。”

  同时更令人欣喜的是《于成龙》的附加效应,因为《于成龙》热播,“于成龙廉政园游人如织”的新闻见诸报端;因为《于成龙》的热播,电视剧的取景地广西罗城等频频成为各大旅游频道的推荐地,搜狐旅游就曾做专题推荐《于成龙》的主景地大勒峒,这也是当初《于成龙》剧组在广西搭建实景影城时所设想的。

  制片团队走到台前聊拍摄艰辛

  去年3月1日,当《于成龙》在晋中榆次老城开机时,山西影视集团的制片人团队可能真的无法想象今天的一切。那时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不太成熟的剧本、一个几乎没有明星的剧组、一个横跨四省的庞杂拍摄计划、一场主流剧和市场剧的博弈……当时的艰辛无需多言。

  当这一切成为最终呈现于荧屏的《于成龙》时,当时满怀忐忑的总制片人王大林终于可以拍着胸脯说:谁说主旋律没市场,主旋律一样有收视率!

  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山西汉子也把积压在胸中已久的话直率喊出来:“为什么主旋律的戏难拍,主旋律首先应该是感人的,如果不感人、也不好看,那叫什么主旋律?”对于如今所取得的成功,他毫不讳言制片团队的功劳:“一个合格的制片人,就是要全程考虑作品,从策划、创作、运作,甚至发行、销售,《于成龙》的确为我们蹚出一条路。”

  制片人丁晓峰则在回顾这一路时,说得深情:“有媒体向大家介绍,说我们山西影视集团有一支钢铁制片管理团队,是既专业又敬业的‘野战军’,虽说是褒奖我们这个团队,但这其间的酸甜苦辣,团队每一个成员感受最为深刻。拍摄《于成龙》,从拿到剧本就开始从导、摄、灯、美、服、化、道等各个环节拆解。在山西、江苏、浙江、广西完成于成龙23年的为官生涯,实景拍摄,三分之二的资金用在制作上。制片人是导演背后的导演,太多不易。而令人欣慰的是《于成龙》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投资目前看已经确定收回。”

  核心制片团队中还有一员女将,就是执行制片人李静,瘦瘦小小的身材却蕴含巨大能量,靠着女性特有的细致化解了不少创作中的危机:“细节决定成败,管理细节、服务细节,桩桩件件无小事。《于成龙》的创作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做好细节,团队每个成员就会自发形成一种荣誉感,大家都会去维护它,这个太宝贵了。”

  面对《于成龙》的巨大成功,他们几乎没有谈一句成绩,而都是从工作本身上汲取经验,这又何尝不是《于成龙》成功的要素呢?

  山西影视迎来春天

  无论幕后英雄们怎样低调,《于成龙》还是高调出世了;无论山西经历了怎样的低潮日子,《于成龙》的热播、热议还是给了山西人昂首再出发的契机,山西影视的春天来了!

  山西影视集团当家人、《于成龙》出品人高晓江在收官采访里也诗情频频,当然,这个企业家此前的另一面也为不少人所知:评论家、戏剧家、词作者,即使他很低调地以笔名为《于成龙》创作了主题歌《爱壮美落日染大江》歌词,还是因观众的广为传唱被细心的媒体“揪出”真身。“当春雷在大地上滚过的时刻,《于成龙》落幕,这是一个好头,一个好气象,我们会再接再厉,我们的制片团队正和着春天的步伐,意气风发前行,我们也祝福山西。”他的言语间一扫开播时的紧张,轻松畅快。“《于成龙》能受到如此关注的确让人始料未及,更让人欣慰!通过这部剧,山西的品牌、山西的形象、山西的声音、山西的故事、山西的魅力都得到传播,山西被振奋了一下,自信心也被提升了一下,这无疑预示着山西新一年的美好,也为山西影视剧翻开新篇章。”6年前,山西影视集团成立之初,就以山西主导、主投、形成完整的山西利益链为目标,而今《于成龙》显然最大化地实现了这一目标,它也成为山西影视剧历史上综合效益最大、最好的一部剧,目前不仅已确定收回投资,而且二轮、三轮和音像制品的发行全面启动。“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高晓江在采访最后说了这两句,留了白,可后面的话大家都知道!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