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西新闻 > 正文

广西民族音乐向“世界”看齐

发布时间:2017-05-04 13:04:10  |   来源:广西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10
广西民族音乐向“世界”看齐近些年来,广西一直活跃着一些致力于民族音乐创新的音乐人,如毛南乐队的李大为、蒙娃努索,哈嘹乐队的莫掩策、韦

广西民族音乐向“世界”看齐

近些年来,广西一直活跃着一些致力于民族音乐创新的音乐人,如毛南乐队的李大为、蒙娃努索,哈嘹乐队的莫掩策、韦晴晴等。在今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的大舞台上,毛南乐队的原创毛南歌曲《阿南》《家里不是我的天涯》,哈嘹乐队的《月亮》《生命之河》,将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融合,使民族音乐充满活力,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听觉震撼。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张天韵

别开生面的民族音乐

“父母姐弟都来送我我就掉眼泪/明天在哪我不怕/喝一杯呀高粱酒呦/一声干杯喽……”一首毛南语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的《家里不是我的天涯》,唱出了既想外出闯荡、又牵挂家人的复杂心情,唱哭了无数观众。

主创者李大为是一位汉族小伙。汉族小伙缘何创作毛南歌曲?这得从他的毛南族妻子蒙娃努索说起。

2011年,李大为第一次跟随蒙娃努索去了她的家乡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三南地区——毛南族发祥地。“毛南有好酒嘞/高粱酒嘞/这酒又香又甘甜嘞/啊嘿耶!”当如天籁般的毛南民歌在耳边响起时,“虽然是第一次听,但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这就是一直流淌在我血液里的声音吧!”李大为动情地说。“在那里的每一天都是放松和快乐的。”毛南族人民的淳朴,离别时亲人的不舍,激发了李大为的创作灵感。第一首毛南歌曲《家里不是我的天涯》一气呵成,“当我用毛南语唱给妻子听时,妻子泪流满面,这首歌触动到她心底的思乡情思。”

2015年,《家里不是我的天涯》在广西卫视的《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节目中首次亮相,轰动整个毛南族,几乎是家喻户晓。这首歌也获得节目最佳原创歌手奖,从而增强了李大为创作毛南歌曲的信心。“我会写歌会唱歌,为什么不去传承毛南族的音乐文化?!”李大为联系曾经一起合作过的东北音乐人马嘉、大提琴演奏家裘诤、哈萨克族音乐制作人叶克峰·扎尔别克、内蒙古的梁潇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音乐人,共同的音乐理想让他们聚在了一起。

李大为开始根据毛南故事的记载,对传统毛南歌曲进行整理改编。“《家里不是我的天涯》就是一首传统毛南曲调,中间转大调加了一段现代音乐,这么一改进,反倒吸引大家去关注毛南语那部分了。”

由于他们对毛南族独特的曲调,特有的蒲琴、三界琴与现代音乐的独到诠释,引发观众热切关注。2016年,李大为带着他的《家里不是我的天涯》等毛南歌曲,一嗓子唱到了央视大舞台,让鲜为人知的毛南民歌着实火了一把。

同样登上央视舞台的,还有号称“壮族歌王”的莫掩策与他所在的哈嘹乐队。哈嘹乐队凭借悦耳的原创民族歌曲《月亮》《乐逍遥》《赶圩乐》,一度晋级第十四届央视青歌赛总决赛,在全国音乐界引起不小轰动。

“想你好整夜/想到月亮都沉默了/我满身满头是露水/晶莹着你温柔的脸庞……”《月亮》由壮族嘹歌的音乐元素糅合蓝调等现代音乐体裁,突出现代与民族、柔与刚缠绕的“碰撞”效果,赢得评委、观众连连叫好。音乐人冯晓泉听到歌曲时感动得两眼湿润:“莫掩策在运用世界音乐元素融入到壮族山歌的音乐曲调当中,很走心。我本身也玩这样的音乐,真的很不容易。”尽管受到评委和观众的赞赏,莫掩策却不是很满意自己的作品,“仔细听,还是听得出民族与时尚的界线很明显。我的目标是将两者融合得就如同水与盐融合,自然而无痕迹。”

来自百色平果的莫掩策原是平果铝的一名普通工人,对自己民族的音乐有一种天生的眷恋。“看着嘹歌在现代音乐冲击下渐渐没落,心中那个痛苦无以言表。就试着将嘹歌和现代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写一些歌曲。”原生态嘹歌元素与时尚音乐结合的第一首原创歌曲《月亮》,一问世就获得好评,尤其受到年轻人喜爱,在平果县处处可以听到年轻人在哼唱这首歌。

毛南乐队、哈嘹乐队的歌除了展示民族音乐的多样化,带给人们新的听觉感受外,其现代新潮的表演方式,也直接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感受。

在央视舞台上,毛南乐队打破传统、呆板的表演方式,或站立或移动演奏,主唱蒙娃努索身着玫红的毛南织锦,双手摇摆着自创的“牛角雨桶”,犹如潺潺雨声在耳边响起,视觉与听觉的动感竟那么贴切地糅合在一起,配合绚丽的舞台灯光,舞台效果十分震撼。

《月亮》是以平果壮族嘹歌“那海嘹”曲调进行创作的壮族民歌。为了更好地演绎出爱情的美好,《月亮》打破传统男女面对面对歌形式:皎洁月光下,哈嘹乐队的女主唱韦晴晴身着镶嵌了壮锦元素的黑衣壮服饰,婉转地吟唱着;几个壮族阿哥、妹子或坐或站,轻柔和唱着,整个舞台效果给人以空灵恬静的唯美视觉享受。

接“地气” 担“传承”

“民族音乐的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持民族音乐的原汁原味,通过采风、搜集,对民间老艺人的绝活进行文献整理、录音留存;另一方面是继承、创作之路,在继承民间传统的基础上,以新形式予以再造,使之重新成为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广西音乐家协会主席黄朝瑞说。

毛南乐队、哈嘹乐队一直致力于传承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音乐遗产,并对当地民族音乐进行再创作。他们的乐器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吉他、贝斯、鼓,还加入蒲、三界琴、“牛角雨桶”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

谈到传承,莫掩策一直认为:“只有在守住中华传统文化根的同时,运用现代音乐元素加以融合,这样的音乐才更加有力量。”因此,莫掩策执著地寻找着一个能代表壮族音乐的符号,如同一唱起“呀啦索”就联想到藏族音乐。要在浩瀚无穷的壮族音乐中去寻找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无异于大海捞针。“只有沉下去,将耳朵贴近乡村的每个角落,尽可能寻找到更多富有内涵的衬词,也许从这些衬词里面我们会得到更多启发。”莫掩策语气坚定地说。

自2011年至今,李大为几乎每年都到蒙娃努索的老家住上一段时间,听当地人唱歌,跟当地人喝酒聊天爬山。他说,尽管他不是毛南人,却深深地热爱着这里的一切,这些年在环江搜集到大量民族民间音乐素材。

“毛南这么多人/以巴音山为靠山/东边天刚蒙蒙亮/孩儿啊~看得见天上的太阳……”去年8月,在采风中收获满满的李大为再次创作了毛南歌曲《阿南》,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引起思乡人的强烈共鸣。一位久居国外的华裔听得热泪盈眶,激动地邀请李大为和他的毛南乐队到海外为侨胞演唱。

“人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认为把民族音乐用世界音乐语言描述出来,才是世界的。”李大为坚信,他们的路子没走错!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