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水畔万亩苹果园。本报记者 张红霞 摄
省内外媒体记者在苹果园采风创作。本报记者 张红霞 摄
礼县祁山镇赵家村苹果园中的汉服表演。本报记者 冉创昌 摄
5月2日至4日,“苹果花开·探秘秦源”文艺创作暨主题宣传活动在礼县举行,该活动旨在以苹果花为媒,以文化为内涵,以系列活动为载体,做大做强“礼县苹果”产业。来自省内外礼县籍知名艺术家及新华社甘肃分社、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中国甘肃网的媒体记者上百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秦文化博物馆、礼县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祁山镇赵家村千亩苹果示范园、祁山村山地果园、礼县良源电商公司、祁山武侯祠等地,并围绕主题开展了文艺创作和新闻采访报道,以及文艺创作座谈会,文学、书法、美术、摄影等知识讲座,科普育花育果讲座,电商风采展示等十项活动。
据了解,2016年初,在全国苹果市场低迷、价格下滑的不利情况下,礼县通过引导全县网店和微商代销滞销苹果,150多万公斤库存苹果销售一空,其中贫困户苹果占到40%。礼县苹果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总产量达2.94亿公斤,产值达9.98亿元。礼县苹果淘宝网销量稳居全国前三、西北第一,苹果产业已经成为礼县的“新名片”。目前,礼县扶贫示范网店累计实现电商交易1.76亿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461元,累计带动贫困户就业3万多人次,实现增收1000多万元。
此次活动后,一年一度的“中国甘肃陇南(礼县)苹果产销电商对接洽谈会”将如期举行,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产业协会(合作社)及特色农产品企业负责人,苹果种植大户、经销商和新闻媒体记者集聚一堂,共同为礼县的苹果种植销售出谋划策,铺路搭桥,让礼县苹果的品牌叫得更响、走得更远。(记者罗艳 陈晓旭 袁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