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东新闻 > 正文

12315投诉发布报告 占道经营、夜间施工市民投诉最多

发布时间:2017-04-18 13:58:24  |   来源:大洋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24
日前,广州市政务管理办公室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中心发布了《2017年2号报告》(以下简称《2号报告》),统计分析出2016年度广州市民集中投诉的热点问题。

广州市民拨打12345热线电话投诉的哪些事情最多?

日前,广州市政务管理办公室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中心发布了《2017年2号报告》(以下简称《2号报告》),统计分析出2016年度广州市民集中投诉的热点问题。

数据显示,在接听来电后,有11%的来电被受理并转派有关单位办理。在这总数约63万件的转派工单中,有46.62万件为投诉举报。其中,有关城市治理类占52%、消费维权类占40%、公安类占3%、科教文卫类占1%,其他类占4%。

占道经营投诉人数最多

《2号报告》对其中的城市治理类投诉进行了大数据分析。统计出投诉人数占前五位的分别为:占道经营、违章建筑、夜间施工,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这五大热点占城市治理类投诉总数的58%,总数约14万件。

在城市治理五大投诉热点中,以违章建筑的投诉满意度最低,约为42%,远低于平均值64.48%。

在总数约为3万人次的违章建筑投诉中,对城中村的投诉占46%,大型楼盘占35%。《2号报告》列出投诉人数较多的3处地点:天河区冼村街兴盛路酒吧街,投诉人数128;白云区均禾街大源村,投诉人数117;荔湾区冲口街坑口村,投诉人数100。

据了解,对占道经营的投诉约为3.6万人次,个别市场的重复投诉率较高,如海珠区沙园市场的重复投诉率达50%。此类投诉的类型分别为烧烤(26%)、饮食(25%)、百货(24%)、蔬果肉菜(19%)、其他(6%)。投诉人数由高到低的10处地点为:

全年2.4万人次投诉夜间施工

《2号报告》显示,对夜间施工的投诉接近2.4万人次,投诉量前五的区域为天河区(4477)、海珠区(3287)、白云区(3282)、越秀区(3061)、荔湾区(2207)。

同一事项一天内工单达10件以上的群体性投诉有5起。其中,天河区兴华街某楼盘总投诉人数160,海珠区素社街海联路总投诉人数122,番禺区钟村街某楼盘总投诉人数101。

对噪音扰民的投诉也接近2.4万人次。其中,商业噪音投诉举报人数占46%,居民生活占28%,生产占23%。

《2号报告》列出噪音扰民投诉人数较多的3处街区为:江南中街江南西路,投诉人数144;新港街新港西路,投诉人数112;冼村街兴盛路酒吧街,投诉人数108。

在空气污染投诉方面,2016年底有一个集中爆发期,在环保督查组检查期间,由11月的2091件,上升到12月的4670件。

空气污染投诉较多的地点为:番禺区石楼镇某片区,投诉人数336;黄埔区东区街某楼盘周边,投诉人数321。

全市占道经营投诉热点区域

海珠区

●沙园街西华市场与沙园市场周边商贩占道经营投诉人数255,重复投诉率50%

●龙凤街16路公交车凤凰岗总站及对面、乐善大街周边商贩占道经营 投诉人数181,重复投诉率17%

天河区

●冼村街兴盛路酒吧街占道经营 投诉人数165,重复投诉率17%

花都区

●新华街田美市场旁商贩占道经营 投诉人数104,重复投诉率27%

海珠区

●新港街新港西路商贩占道经营 投诉人数181,重复投诉率17%

●凤阳街泰宁市场周边商贩占道经营 投诉人数87,重复投诉率22%

花都区

●新华街新华市场旁商贩占道经营 投诉人数83,重复投诉率9%

海珠区

●海幢街杏林大街球场旁商贩占道经营 投诉人数74,重复投诉率5%

白云区

●同和街梅花园地铁站出口商贩占道经营 投诉人数72,重复投诉率24%

南沙区

●东涌镇民安路商贩占道经营 投诉人数61,重复投诉率12%

工作人员建议:

加大对噪音扰民执法力度

针对此次《2号报告》反映出的民生投诉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一线工作人员。

广州12345热线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透露,在接听投诉电话时,市民对噪音扰民的意见最为强烈。以2016年2月的一起噪音扰民为例,有多名市民反映白云区罗冲围高桥大街一处“2元店”每天使用高音喇叭播放宣传广告,噪音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举报后,职能部门对商家予以了警告。但事后商家变本加厉,由原来播放广告改为播放的士高舞曲,每天播放到晚上10点多,市民再次来电希望相关部门彻底查处噪音扰民问题。

此外,2016年4月,共受理夜间施工的噪音扰民工单2428件,主要投诉建筑工地夜间施工,产生噪音,影响周边居民休息。工作人员介绍,噪音扰民一直是市民投诉的热点问题,也被市政府列为“五扰”问题。按照法律规定,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对噪音责任人采取警告和罚款等措施。但绝大多数噪音扰民的举报,相关单位只是采取“事后救火”的方式,对责任人进行口头警告,执法手段单一且力度较轻,导致夜间施工扰民问题不能得到真正解决,引发市民反复投诉。

记者刘冠南 实习生黄格晴 通讯员袁瑞成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