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正文

为了那抹“薛城蓝”---薛城区铁腕防治大气污染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6-09-19 20:21:47  |   来源:鲁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14
“天蓝了,空气清新了,俺们的心里也敞亮了!”说起薛城空气质量的变化,在老临城居住了52年的孟庆荣老人发出由衷感慨。

  鲁网枣庄9月19日讯:中秋时节,秋高气爽。9月19日,信步薛城街头,笔者看到不少当地市民们纷纷驻足掏出手机,对着干净澄澈的蓝天拍照。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这一抹"薛城蓝"的背后,是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铁腕防治大气污染工作的生动实践。据统计,今年1-8月份,该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35天,空气中PM10、PM2.5等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城市扬尘等突出污染问题得到明显遏制,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天蓝了,空气清新了,俺们的心里也敞亮了!”说起薛城空气质量的变化,在老临城居住了52年的孟庆荣老人发出由衷感慨。 

  据了解,薛城是传统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煤炭、水泥等产业对该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伴随而至的是粉尘和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上空好象被罩上了一个灰色“锅盖”,难见蓝天,这是薛城多年的环境“家底”。虽然上世纪末该区就着手治理,但成效一直不尽如人意。 

  2004年6月,枣庄市驻地正式迁入新城,新城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省市战略。从“环境低谷”中一路走来,这座作为全市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再度出发,围绕“建设市驻地,打造新薛城”目标,科学启动新一轮“蓝天工程”,用辛劳和汗水不断修复这座老工业城市的“环境漏洞”和“生态缺陷”,通过坚持不懈的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薛城的天空时不时秀出迷人的湛蓝。  

   “破茧成蝶”过程注定会伴随有阵痛。该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实施水泥产业、采石企业退出和工业项目退城进园战略,全面拆除了原海化煤业所有老旧焦炉,关停落后生产线35条,关闭30万吨以下小煤矿30余家,取缔“五小”企业248家,确保了水泥、采石产业全部退出发展视线。围绕重拳治气持续发力,规范管理储煤场13处,实施了33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出台鼓励性淘汰补助政策,全面淘汰辖区“黄标车,大力整治餐饮油烟,取缔露天烧烤,对28家建筑工地、9家预拌混凝土企业渣土扬尘问题进行专项巡查治理……随着一柱柱正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薛城的大气环境悄然改变,蓝天白云成为当地市民微信圈里晒得最多的内容。  

  引导现有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发展循环经济是该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进程中亮丽的一笔。立足“快出手”,建成了薛城精细化工园和陶庄、邹坞煤焦化工产业聚集区,引导潍焦集团薛城能源公司投资3000万元启动了一期焦炉脱硫脱硝工程,投资130余万元实施了高压氨水无烟装煤系统改造,增设了煤场喷淋降尘设施,建设了煤场出口车辆冲洗装置,为全区重点化工企业上了一道防污“金箍”。 

  为了保持来之不易的蓝天,2014年薛城区启动有史以来最大的“煤改气”工程建设,政府先后投资近8000万元,建设了连接山亭芹沃至匡山头村、全长37公里的次高压天然气管网,全区近6万户城区居民自此告别36年焦炉煤气历史,大步迈入“天然气时代”。2015年,依托建阳热电有限公司富余热力资源,建成日配送能力达300吨的集中热水配送站,实施城区浴池热水集中配送,淘汰取缔燃煤锅炉23台(套),减少燃煤消耗1000余吨,冬季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削减162吨、48吨和125吨,城区大气污染负荷总体降低约30%,创造了薛城区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以来的最好成绩,城区再现久违的“环保蓝”,市民满意率达到94%以上。(万照广)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