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正文

南充共兴蛴蟆节万人欢聚点灯祈福

发布时间:2016-02-05 12:49:38  |   来源:四川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盛阳
南充共兴蛴蟆节。摄影张玲  送蛴蟆下河“火龙”雄伟壮观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十四夜,摇嫩竹,嫩竹


南充共兴蛴蟆节。摄影 张玲

  送蛴蟆下河“火龙”雄伟壮观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这首童谣,对南充市顺庆区共兴镇的男女老少而言,是再熟悉不过了。砍下一根嫩竹子,在细竹筒上编织成灯笼状,将棉花捻成细条插入竹筒,灌上煤油,做成灯芯。在灯笼竹骨架的下端竹节里塞入稀泥,将做好的灯芯插在稀泥里,再在外面糊上一层纸,开一个小口供空气进入,一盏“蛴蟆儿灯”便大功告成。
  
  正月十四,夜幕降临,鞭炮齐鸣。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群聚集到场镇上,怀揣着美好的希望,在蛴蟆灯的指引下汇聚在一起。迎着夜色,星星点点逐渐变成燎原火海。人群移动,彷如一条游动的火龙,澎湃壮观。队伍中,提着蛤蟆灯的几乎都是孩子。送蛤蟆灯意味着送走“蛤蟆瘟”,这是蛤蟆节的主要内容。所以,哪家只要有孩子,无论大小,每个孩子都必须在当天扎一个蛤蟆灯,并把它送下河。
  
  青年则挥舞着火星飞迸的火把开路,还不会走路的孩子由长辈或背或抱跟随队伍。老人则早已用竹子和红绿彩纸扎成了彩龙,家家拿出五谷杂粮放入彩龙中。在一遍又一遍的“蛤蟆公,蛤蟆婆,我把蛤蟆送下河”的童谣声中,队伍到达了离场镇2公里外的五洞桥小河边。
  
  众人在桥头面对彩龙祈祷之后,点燃龙身里的干稻草,送彩龙升天。此时,鼓乐齐鸣,鞭炮炸响,礼花四射。有的孩子将蛤蟆灯抛进小河里,有的则将蛤蟆灯插入松软的土中。只见漫山遍野灯影晃动,密集得像夏夜天空的繁星。
  
  大约两个多小时后,人群才渐渐散去。回家路过竹林时,小孩子一边摇着嫩竹一边唱:“你也生,我也生,我和嫩竹打老庚。你也长,我也长,我和嫩竹一样长。”希望自己像山间的翠竹一样健康成长。
  
  举灯夜游完后,市民们不忘按照当地习俗,将蛴蟆灯插在河边,寓意着来年一切顺利,年少的孩童将蛴蟆灯插在河边后,则前往竹林选取一根竹子,代表着茁壮成长。
  
  战乱时驱逐瘟疫成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对“蛤蟆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尽管不知孰真孰假,但蛴蟆节代表的都是人们赶走邪恶,带来美好的祈愿。据当地老者讲述,相传在明末清初,张献忠屯兵川北时,遭官兵围剿,死伤无数。不少将卒埋葬在五洞桥后,因此当地有了“张官坟”的得名,然而常年的战乱,导致瘟疫横行,尽管百姓纷纷供奉猪头三畜到附近的寺庙烧钱化纸,却无济于事,后来,在一得到高僧的点化,当地村民才度过这场浩劫。
  
  “后来人们每逢正月十四便会举着自制的蛴蟆灯,舞着龙等以这种方式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求河神庇佑,赶走蛴蟆瘟。”老人告诉记者,使用这样的方式后,小镇上不再瘟疫横行,而这样的风俗被延续了下来。“蛤蟆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大量病菌开始繁衍,免疫能力较低的儿童容易染上疾病。与此同时,自然界万物复苏,作为两栖动物的青蛙交配繁殖异常活跃,正月十四后蛙声一片。在科技知识匮乏的年代,先辈们将疾病与呱呱乱叫的青蛙联系起来,希望能赶走青蛙,驱除疾病,让孩子健康成长。共兴镇镇长何思明介绍,蛴蟆节的活动都由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一年年保留下来。
  
  如今这一民俗已经被当地的村民代代相传,在2011年时,该民俗活动被列为了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因蛴蟆节的独特,也受到了不少市民的追捧,每逢正月十四,不少外地市民也前往当地,感受这别有风味的民俗活动。
  
  正月十四,在南充市嘉陵区的几个乡镇也会举办大型的“蛴蟆节”民俗文化庆祝活动。今年,为了推动蛴蟆节民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形成嘉陵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南充市嘉陵区文化广播影视体育局、嘉陵区文化馆、嘉陵区作家协会、嘉陵区摄影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蛴蟆节”主题征文、摄影、蛴蟆灯制作等三项有奖大赛活动。 5月,主办方还将对获奖作者颁奖,同时在陈寿文化公园举行蛴蟆节主题摄影作品展,获奖作品与获奖征文一起结集出版。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张玲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