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南新闻 > 正文

关外秋沙何处去  迢迢千里觅潇湘

发布时间:2016-01-01 08:58:01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徐忠彪
  2015-2016年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于2015年12月19日在21个省市区启动。这是在石门仙阳湖拍摄到的中华秋沙鸭。康祖杰摄  “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


  2015-2016年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于2015年12月19日在21个省市区启动。这是在石门仙阳湖拍摄到的中华秋沙鸭。 康祖杰 摄

  “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新的一年,《月桂聊天》将不限于天气气候,而是更多地关注自然物候,关心动物和植物。特推出《湖湘自然笔记》系列,展示湖南的生物多样性,传播三湘大地自然之美。我们相信: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

  “它飞起来的时候,就像一幅国画,通体黑白两色,头部有飘逸的黑色冠羽,身体两侧有中国风的鳞状纹路,再加上朱红色的尖嘴,仙风道骨,美而不俗……”2015年岁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胡睿祯向记者这样描述他正在寻找的中华秋沙鸭。

  湖南是这种存世不足3000对的珍禽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它们被称作“国鸭”、“鸟中大熊猫”,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每年秋冬季节,从东北千里迢迢赶来湖南过冬,次年3月又要飞回东北老家繁育后代。2015-2016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于2015年12月19日在21个省市区启动。有4个调查队在湖南选点调查。

  “有没有见过尖嘴巴的野鸭子?” 胡睿祯选择的调查点是长沙市捞刀河,调查队逢人便问。虽然生态环境不错,捞刀河河面上却几乎没有游禽,每隔20分钟,就有一艘采砂船“突突突”地从水面经过。顺着捞刀河走了两天,胡睿祯一无所获。

  与此同时,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康祖杰一行,在石门县境内发现了60多只中华秋沙鸭,与往年相比,数量整体来说是稳定的。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舒朝晖等人,在2015年12月19日开始沿着沅江及其支流寻找,两天发现中华秋沙鸭20多只。中山大学鸟类生态与进化实验室的黄秦老师,带队前往湘江的支流耒水、洣水沿线调查,一直走到第五天,才在炎陵县城附近洣水的一段小支流,发现5只中华秋沙鸭。这个调查点此前并无中华秋沙鸭的记录,黄秦的发现也成为此次全国同步调查中湖南最大的收获。

  “生态环境很重要,”康祖杰说,中华秋沙鸭是河流生态质量的指示物种,它们并不远离人烟,栖息的水域多为当地母亲河、饮用水水源地,通常选择水质优良且鱼虾丰富的溪流、河道与水库。

  舒朝晖在调查中发现,普通民众基本不知道这种“国鸭”,舒朝晖担心人们对这种鸟的认识不足,可能导致被追赶甚至捕杀。

  黄秦在寻找途中,也常见到挖砂船的踪影。他认为,采砂和捕鱼对中华秋沙鸭的影响很大。采砂主要影响水质,对河床的破坏也导致鱼类减少;捕鱼主要影响了它们的觅食活动和休息。

  黄秦曾几次回到中华秋沙鸭的发现点,从望远镜里细细观察那些美丽的珍禽。它们像所有普通的鸭子一样,从容出没在湘东这条不出名的小河里,游弋、嬉戏,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美丽和珍贵。冬日水面,平静清澈。

  ■生物小名片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2014年冬,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联合45家观鸟组织等机构,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中华秋沙鸭主要越冬地调查,共记录到中华秋沙鸭441只,其中湖南发现110只。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