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贵州新闻 > 正文

六盘水:“绿毯子”变成“钱袋子”

发布时间:2016-12-13 15:51:1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11
  图为绿树环抱中的六枝特区龙河镇图片来源:六盘水日报  2016年初秋,水城县米箩镇原本那一个个荒凉的山头,被数万亩猕猴桃林覆盖,仿佛是一张张巨大的绿毯,绿毯的下面,挂缀着


  图为 绿树环抱中的六枝特区龙河镇 图片来源:六盘水日报

  2016年初秋,水城县米箩镇原本那一个个荒凉的山头,被数万亩猕猴桃林覆盖,仿佛是一张张巨大的绿毯,绿毯的下面,挂缀着一串串带给村民致富希望的猕猴桃。

  村民李朝俊一脸灿烂地告诉记者,这几年,满山遍野的猕猴桃不仅美化了家园,也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他把土地入股到合作社种植猕猴桃,一家三口人又在猕猴桃基地里打工,每月有5000元的固定收入。

  绿色作底子,处处能生金。如今,青山环绕、果树成荫、果林成片的猕猴桃产业带,已经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一条“绿色大道”。

  曾几何时,六盘水作为长江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和重要生态屏障,因为生态环境恶化,被列入国家环保总局的“黑名单”。

  六届市委以来,六盘水在中央、省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打造“绿色凉都”新名片,在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和产业扶贫、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把绿水青山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六盘水市国土绿化快速推进,造林绿化取得明显成效,六盘水全市共完成营造林面积336.5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70.82万亩,封山育林33.9万亩,森林抚育31.87万亩),森林面积增加至785万亩,活立木蓄积达1350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39.19%到2013年的41.2%,再到2014年的43.1%、2015年的49.77%,2016年预计达到52.77%。森林覆盖率排名由全省第9位上升至第6位,成为全省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市。

  这五年,六盘水启动了一系列“添绿”的工程,力改“傻大黑粗”的传统印象,再造秀美山川。

  在“建”上下功夫。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确保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2016年年初,市“四大班子”带头,积极参与“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掀起了义务植树新高潮,六盘水全市10万余名群众参与其中。

  在“护”上出实招。遵循“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城互动,六盘水市规划建设了26个省级农业园区,启动实施“3155工程”,加快造林进度,实现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四个价值最大化”。以六六、水盘、沪昆、杭瑞等高速及主干公路沿线造林绿化为重点,结合县乡村造林绿化、“3155工程”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大力推进刺梨、油茶、特色经果等产业发展和造林绿化进程。

  在“治”上使狠劲。发出“美丽凉都拒绝污染”最强音,狠抓环境污染治理,26座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1.6%和88%。淘汰落后产能452.75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78%,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任务。深入实施重点流域河长制,三岔河流域内考核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2012年以来,六盘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API)保持98%以上,其中,以工业污染源为代表的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由2012年0.037毫克/立方米下降至2015年的0.014毫克/立方米,降幅达62%。

  六盘水,这座被108座山头环抱着的城市,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已经形成了“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独特城市风貌。

  与此同时,六盘水还因地就势,一口气建设了瑶池、凤池、荷池、明湖、东湖、天生湖6个城市湿地公园。“三池三湖六盘水,千岩万壑忆凉都”成为六盘水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2016年冬天,数万只白鹭来到六盘水栖息繁衍,它们曾经随着六盘水环境一步步恶化而消失,如今又伴随着生态好转而“回归”。

  中国凉都、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一系列光彩夺目的城市荣誉背后,折射出了工业城市六盘水推进生态文明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足迹。(六盘水日报 张兰 王珲)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