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从2010年起,铃木公司对在日本本土销售的全部16种车型都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获取燃效数据,一直进行违规测试,包括“奥拓”等微型车和小型车,累计已经超过210万辆。
不过,铃木汽车也同时表示,他们仅仅是把本应在室外进行的滑行试验挪到了室内进行,并不存在刻意造假的情况,至于测试油耗和实际油耗的差异,铃木方面表示相差仅仅数个百分点,完全在合理和可被接受的误差范围。
业内人士分析称,近期日本车企频发的油耗值造假事件,将对以省油著称的日系车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将动摇公众对日系车油耗值的信赖。
三菱仍享有独立权
最早曝出油耗造假问题的三菱汽车虽然以被收购的结局告终,不过回顾整个事件,日产汽车公司斥资23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1.49亿元)收购三菱汽车34%股权对双方来说也算得上各有所得。
4月20日,三菱汽车承认操纵旗下的4款轻型汽车(两款为日产代工)的燃油数据长达25年,这不仅令日本民众感到气愤,也让三菱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声誉受损,股价大跌。
在危机爆发后的22天,5月12日,日产CEO卡洛斯 戈恩做出了收购三菱的决定。这一决定让其产获得董事会席位,从而成为三菱汽车单一最大股东,而根据日本法律,大股东所持股比超过三分之一,就可以拥有重大决定的一票否决权。
戈恩形容本次收购是“双赢”,强调日产将三菱汽车收归旗下,但戈恩同时承认,“三菱还是三菱,要实行自主战略和经营”。
而对于这次收购三菱方面也显得非常满意。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益子修说:“日产汽车对于如何通过联盟伙伴关系实现利益最大化有着深入的理解。此次协议的签订将为我们两家公司创造出长期的价值,而这正是我们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所需要的。”
据了解,根据目前的协议,日产和三菱将共享平台、采购及技术,共用生产基地以及成长市场等多个方面。益子修同时表示,二者还将在纯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深化合作,并探讨通过共同采购(部件)来降低成本等举措。
事实上,日产和三菱之前早在2011年就以对半出资形式,成立了排气量在660cc以下的“小型汽车”的合资公司,在三菱汽车的水岛制作所生产,然后向日产供应。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次购股举措一旦成功,双方的关系将从产品技术层面提升到资本层面,会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