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浙江新闻 > 正文

从竹子到一张棠云纸 再现古法手工造纸

发布时间:2015-12-10 09:29:13  |   来源:中国宁波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许竹
从竹子到一张棠云纸 再现古法手工造纸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近年来随着造纸技术的现代化、工业化,人们提到造纸就会想到环境污染。而在宁波奉化大山里,有一个仍沿用千百年前古法手工造纸的作坊,他们使用最传统的工艺和最自然的原材料,造出一张张能够保存几百年的纸。

  12月9日,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纸张保护:东亚纸张保护方法和纸张制造传统》项目成果发布会的活动之一,国内外的纸质专家特意来到奉化棠云村拜访最后的手工造纸作坊。


  到达奉化棠云古村时,满山的竹枝沙沙作响,脚边溪水流淌。一起前来的天一阁工作人员指着不远处一口古桥说:“这座廊桥从明朝就建在这里了,看到这桥我们就知道袁氏作坊到了。”她口中的“袁氏作坊”就是奉化棠云村最后一家古法造纸的手工作坊,传承人姓袁,今年已经80岁了。

  在这之前,奉化棠云整个村子从明代开始就家家户户都从事造纸的工作。据《奉化市志》记载,棠溪(今棠云)竹纸,最早记于史书是明正德九年(1514年),距今已近500年。穿村而过的溪水和绵绵不尽的竹山,为造纸业提供了优质原料。

  1946年重印的《棠溪江氏宗谱》上记载,棠云造纸业最兴旺时,当地共有1000多人从事这一行业,光抄纸槽就有300多个,生产的竹纸远近闻名。解放后,当时的《浙江日报》、《宁波大众》等报纸用的就是棠溪竹纸。

  然而,随工业时代到来,手工古法造纸逐渐被机械造纸取代。如今,整个棠云村,除老袁一家已无人在从事造纸行业了。


  “做这个不赚钱,如今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也只有年纪大的人会来帮帮忙。”老袁边走边说,声音里透出一丝遗憾,“我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会造纸,但现在就只有女儿和女婿愿意过来帮忙,其余也不愿做这又苦又累、收入又少的活。”

  若不是1997年4月,天一阁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大东登门拜访,老袁的造纸作坊恐怕也与村里的其他作坊一样,难以维持下去。那时,老袁接了一个外贸单子。谁料刚生产了一半,对方却撕毁了合同,使他购进的5万公斤竹料没了用处,赔了血本。

  这令老实本分的老袁深受伤害,从此心灰意冷,作坊也即将关门歇业。正是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李大东来了,他从简陋、布满灰尘的设备上看到了这里的工艺设施和生产原料足够原始,具备生产古籍用纸的条件。


  原来,那时他正苦苦求索能用于修复古籍、符合“修旧如旧”要求的古籍纸,但跑遍了多个省的造纸厂,均未能找到满意的。后来经人指点,知道奉化棠云村有着悠久的造纸历史。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来到了老袁家。而李大东的到来,也使老袁看到了继续从事老本行的一线希望,两人一拍即合。

  李大东提出纸张厚薄、颜色、配方和纤维构成等各方面要求,并提供技术支持,而老袁负责造纸。为了增加感性认识,在李大东的安排下,他还来到天一阁翻阅馆藏古籍,听专家为他介绍古籍用纸的特点。

  经过不断的探索、试验、研究,如今老袁家的纸不仅仅满足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所有古籍修复用纸的需要,连国家纸质修复中心也专门到老袁的手工作坊订购他们家生产的纸。“北京来的专家说,我造出来的纸,可以保存四五百年。”说到这里老袁的眼中闪现出别样的光彩,仿佛重回几百年前辉煌的造纸景象。


  看似简单的一张纸,做起来却很费劲。从一棵竹子到一张棠云纸,需要经历72道工序:原料堆沤,装进粗布袋挤干,再捣踏、漂白、打浆、过滤、抄纸、压榨、晒纸……这个过程通常需两年时间。李大东说:“造纸的时间越久,纸的质量越好,但成本也相应的越高。”

  5、6月份的苦竹,笋壳刚剥落未出叶,不软不硬纤维多,是造纸的最佳原料。趁着这半个月光景,老袁要储备数以万斤的竹子。“苦竹是苦的,做成纸虫子不爱吃,就不容易蛀掉。”李大东介绍说。

  同时,新竹要用石灰粉在沤池中泡两个年,使其完全腐烂,之后上锅煮一天一夜,熟透后再装回缸,在太阳底下晒,等待自然发酵。


  数十年与竹子打交道,造纸已经融入老袁的生命,老袁的每个手指都发黄并干裂,但是造出来的纸却愈发好。除准备上好的原料外,老袁还创造性地添加野生猕猴桃藤、冷饭包藤、豆腐渣树叶等辅料,这个独特配方没有文字记载,全凭老袁自己摸索。

  如今他年纪大了,干不动了。作坊里的工作主要由女儿和女婿打理。老袁的女儿袁建恩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我看到爸爸年纪大了还那么辛苦,就想留下来帮他。希望能够把纸做好,也希望政府支持,能让我们继续把纸做下去。”记者 竺佳 郭戟铠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