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 正文

新疆的“花儿”别样红

发布时间:2015-12-11 10:59:57  |   来源:天山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沈洁
  编者按:从2014年8月1日起,本报开设“新疆人的世俗化、现代化生活”专栏,每周都设置一个既有贴近性又有深刻含义的话题,涉及新疆各族群众


  编者按:从2014年8月1日起,本报开设“新疆人的世俗化、现代化生活”专栏,每周都设置一个既有贴近性又有深刻含义的话题,涉及新疆各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既与广大读者息息相关,又直戳宗教极端思想的要害。通过一个个新疆人的生活话题,揭露宗教极端势力的险恶用心,粉碎他们的恐吓,还原新疆各族群众的生活常态,以新闻媒体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深入推进“去极端化”鼓与呼。

  本期“新疆人的世俗化、现代化生活”专栏,我们的记者关注了新疆的“花儿”,它既是一种艺术符号,又是能代表新疆

  地域风情的元素之一,而它的丰富多彩,也是新疆在“一体多元”文化背景下各民族民间文化相互交

  融的体现,这个显著特色让新疆的“花 儿”别样红。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加孜拉·泥斯拜克摄影报道)

  新疆回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回族“花儿”,它随着内地省市回族人的迁徙来到新疆,在这里落地生根,并把青海、甘肃、宁夏等地的回族方言糅合在一起,经由一代代新疆回族人的传唱,形成独具新疆方言味儿的回族“花儿”。

  在新疆,不仅是一代代回族“花儿”传承人和普通回族群众在唱“花儿”,其他民族群众也在生活中唱“花儿”,以此倾诉他们心中的情感。近期,在自治区文联主办,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哈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新疆回族“花儿”邀请赛上,来自全疆9个地州不同民族的选手演唱了风格多样的“花儿”,有回族选手演绎的传统“花儿”,有汉族选手演唱的高亢的“花儿”,也有哈萨克族选手拿着冬不拉弹唱的“花儿”和维吾尔族选手带来的通俗版的“花儿”。这些丰富的演唱形式让新疆回族“花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充满新疆包容多元的特色,也让这一艺术形式焕发着勃勃生机。

  多彩“花儿”在新疆盛开

  马成是青海人,18岁来到伊犁,他现在是自治区第三批“新疆花儿”代表性传承人。马成的“花儿”将青海、甘肃、新疆的“花儿”唱法融为一体,曲令严格、颤音浑厚、新疆回族方言味浓烈。刚到新疆伊犁,马成唱的是青海式“花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用土方法唱。但在新疆生

  活久了,马成的“花儿”味道也变了。“青海的方言在这里没有几个人能听懂,不接地气,这里的回族来自四面八方,所以我就改变语言唱。”马成说。青海方言夹杂着甘肃、宁夏的方言,这是马成的“花儿”语言上的突破,但那仅仅是开始。“青海到现在仍旧严格遵守经典的曲令,但在新疆我们已经将传统曲令拆分,创作了很多小调。”马成很得意。

  寇红也是自治区第三批“新疆花儿”代表性传承人。从十几岁开始,寇红在父亲和哥哥的影响下在焉耆回族自治县永宁镇拜了师,开始唱“花儿”,这一唱就唱了30多年。“"花儿"是我的命,在我失意在我快乐的时候都陪伴着我。”寇红说。永宁镇甘肃人居多,所以寇红一直在唱甘肃“花儿”。2006年到昌吉后,寇红发现原本所唱的“花儿”在昌吉没有多少群众基础,所以她也开始唱语言杂糅的“花儿”。唱了这么多年,寇红发现新疆的“花儿”方言上大众化、曲调更丰富,融合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旋律,特别是伴奏音乐的产生,更是将新疆多元的文化发挥到了极致。“传统"花儿"很好听,但老"花儿"要发展。新疆的与时俱进,把一个直令分成四五个令,装入新词新调,很丰富。”寇红说。

  新疆著名作家杨峰介绍说:“新疆回族"花儿"主要分为三部分:传统的词牌演唱的"花儿"、与本地回族民歌结合的"花儿",以及有"花儿"元素的新编"花儿"。民族成分的多样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化的交融性,让新疆回族"花儿"极具包容性,新疆回族"花儿"是兼并大师。”

  “新疆回族"花儿"创新性最高。新疆回族"花儿"从音韵、曲令、歌词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一级作曲家马成祥说。

  用高亢“花儿”歌颂好生活

  新疆回族“花儿”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便是曲调高亢。同一首歌,马成用青海传统的方法唱充满了惆怅,用新疆式的方法唱却情绪热烈高昂,马成把这看作老百姓心里头的话。他说:“"花儿"本身就是看见什么唱什么。刚来新疆的时候,我的生活很清苦,我唱"花儿"是为了排解情绪。慢慢生活变好了,我想唱好生活好愿景,所以唱的是高亢的"花儿"。”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马成根据搜集整理的民间回族“花儿”,改编创作出300多首新“花儿”。

  第四届新疆回族“花儿”特等奖获得者是伊宁市歌舞团的张占宝,他唱了一首《黄花姐令老远山上的刺梅花》,情绪激情高涨。三四年前,张占宝还是一个打工者,在田间地头听到老人唱《撒拉水红花令阿哥们是孽障人》,他听哭了,从那以后爱上“花儿”。“那首"花儿"惆怅的哀叹声特别契合那时我的处境,唱出了一个打工仔的困窘。”张占宝说。

  2011年,凭借一副好嗓子和对文艺表演的热爱,张占宝机缘巧合地带着一首《唱着花儿奔小康》参加了特克斯县举办的“花儿”演唱活动,从此走上演艺生涯,成为了伊宁市歌舞团的歌手,对于未来他踌躇满志。张占宝也唱传统曲令,但唱法上用自己的方法。“以前生活艰苦,从那些哀叹的曲调中我能找到共鸣。但现在我是幸福地唱,在民族唱腔里加入多种音乐元素,曲调和咬字方面发生了改变,情绪高涨。”他说。

  新疆回族“花儿”是一种文化内涵,体现的是新疆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自治区文联副主席、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马雄福说:“新疆回族"花儿"唱的是生活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思所想,内容丰富,创造性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花儿”

  新疆回族“花儿”在新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回族人热爱“花儿”这种民间艺术,各个民族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花儿”,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各式大小的培训班、舞台表演、比赛竞技都越来越多地将新疆回族“花儿”扎根于群众之间,让他们心中都开满暖心的花儿。

  严梓溪是汉族人,老家在甘肃,她来到新疆20多年了。小时候在老家大人经常唱“花儿”,早已把“花儿”的种子播在了严梓溪心间,然而这颗种子一直到2008年在焉耆回族自治县举办的“花儿”大舞台上才开始发芽成长。那一唱,严梓溪就被县文化局挖走了,现在她也是自治区“新疆花儿”代表性传承人,她对“花儿”的热爱不言而喻。她说:“刚开始只是觉得"花儿"的旋律很好听,但现在"花儿"在我生命中不可或缺,带给我很多欢乐,我要走到哪儿唱到哪儿。”严梓溪说在焉耆县人民广场,每天晚上都会有“花儿”大舞台,参与的人很多。

  李桂萍是回族人,家住吐鲁番市鄯善县东巴扎乡后梁村。自小李桂萍就从爷爷和父亲放羊时所哼唱的旋律中熟悉了“花儿”。她热爱“花儿”,那是一种充满回族人生活愿景以及情爱的歌曲。李桂萍唱“花儿”都是清唱,不需要伴奏,那是最接近生活的味道。因为热爱“花儿”,李桂萍参加了村文化站举办的“花儿”培训班,从那里她找到了回族“花儿”更深厚的内涵,随着登上越来越多的舞台,李桂萍把她心中的“花儿”唱给了更多的人听。

  来自昌吉的哈萨克族“花儿”爱好者加尔肯别克·纳斯依奥拉手拿冬不拉,把“花儿”融合进了哈萨克族的民歌演绎方式中,他连续参加三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受人瞩目。加尔肯别克是2013年参加昌吉市阿什里哈萨克族乡文化站举办的“花儿”培训班时接触到回族“花儿”的,并试着唱《尕妹是牡丹花中王》,将其翻译成哈萨克语,在保持“花儿”的旋律和音节的基础上,他用冬不拉弹奏演唱。

  “民歌之间都有互通性,我弹唱的"花儿"回族群众听着像回族民歌,哈萨克族群众听着像哈萨克族民歌。”加尔肯别克笑着说。他创作的新式回族“花儿”受到了哈萨克族群众的欢迎,无论是婚礼宴会还是亲戚朋友聚会,大家都会要求加尔肯别克来一段“花儿”,一遍不够听两遍,总能找到乐趣。目前为止,加尔肯别克已经翻译了四首回族“花儿”,他说:“新疆的文化是有相通性的,民间歌曲更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把两首不同文化的歌曲放在一起,也能相映成趣,这与我们这里各民族良好的文化交流是分不开的。”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