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法治 > 消防安全 > 正文

新兵为何频频殉职 哈尔滨仓库大火后消防职业化呼声再起

发布时间:2015-01-06 21:02:56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田国垒  |   责任编辑:叶露
在哈尔滨“1·2”火灾事故中牺牲的5名消防战士名单公布后,人们沉痛地发现,5人皆为“90后”,与国外不同,我国实行的是“兵役消防制”,消防员是正在服役的军人。

  新年伊始,一场大火烧出的悲伤情绪在冰城哈尔滨蔓延。

  在哈尔滨“1·2”火灾事故中牺牲的5名消防战士名单公布后,人们沉痛地发现,5人皆为“90后”:年龄最大的杨小伟23岁,最小的赵子龙19岁。

  与以往发生消防战士牺牲事故一样,公众自发悼念之余,“消防职业化”的呼声再起。有学者呼吁,“消防人员职业化可以大幅度减少消防人员伤亡,可以积累大量经验”。

  据公安部统计,2014年以来全国发生的10起较大火灾中,有20多名消防员牺牲,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间,牺牲在一线的消防人员超过140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

  相比之下,有资料显示,美国牺牲的消防官兵年龄为49岁。按照年龄组划分,30多岁的消防员死亡率最低,20多岁的其次,40多岁、50多岁、60岁以上的消防员的死亡率都较高。

  “很多国家的消防实行职业化运作,如果你喜欢这个行业,就可以一直干下去,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消防队员四五十岁了还照样在一线干。这样一来,消防经验就得到了积累,一旦遇到突发事故,他们的应变、指挥更加科学。”中部某省消防总队干部范伟称。

  与国外不同,我国实行的是“兵役消防制”,消防员是正在服役的军人。由于“义务兵”的服役期为两年,所以奋战在火灾一线的消防战士大都是年轻人。

  据某地级市消防支队干部高峰介绍,新兵进入消防队后,会先接受一系列训练和培训,第一年并不参加火灾扑救,或值守在离火点远一点的岗位。“按照正常流程应该是这样的,但事实上却很难做到。特别是每年秋冬季节,老兵退伍,新兵还没到岗或刚入队,而这个时期又是火灾多发期。”

  此次哈尔滨火灾事故中牺牲的消防战士赵子龙,2014年9月入伍,从入队到上火场,仅相隔4个月。

  “实在没办法,我们也不愿意这样,但人手实在是紧张。”高峰称,他所在的地市有15个县(市、区),500多万人口,但消防官兵才300多人,“往往一个县就是由三四个士官带着十几个新兵娃娃去救火”。

  消防官兵需要做的不只是救火。近年来,消防部队职能不断拓展,除传统的防火灭火职能外,消防法赋予了消防部队18项抢险救援职能,人手不足的问题愈加凸显。

  由于实行兵役制,如果服役期满后无法晋升为士官,好不容易积累起一些消防经验的战士不得不退伍。“有的消防战士服役期满后,第三年转成了士官,在我看来,到这个时候他才算刚入门。”范伟说。

  据在2013年10月北京石景山喜隆多商场火灾中牺牲的消防战士刘洪魁的战友称,与刘洪魁同期的“2000人入伍只有70人提干”。这意味着只有极低比例的消防战士可以继续留在消防队。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