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西新闻 > 正文

梧州市河东堤防责任人石少刚的“石”样品格

发布时间:2015-12-18 14:27:52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许竹
梧州市河东堤防责任人石少刚的“石”样品格


石少刚与同事一起与堤坝、机组相伴,检查设施一丝不苟。驿远柱/摄

  年过半百的李峥,是梧州市冬泳爱好者,每天都到桂江游上一段,这里每一片水域、每一段堤防,他了如指掌。

  两年前,他和河东堤防管理所所长石少刚偶然相识后,与其他200多名冬泳爱好者一起,成了江河水情和堤坝状况的“耳目”,发现异常或紧急情况,会第一时间报告管理所。

  梧州这地方很特别,地处浔江、桂江、西江交汇处,汇集广西八成以上来水后注入广东。三江穿城过,水灾年年有,梧州人对水有着复杂情感。

  2004年建成的河东堤防更特别——短短3.5公里,防洪排涝闸口2孔,交通闸口11孔,泵站2个,管理人员10名,却护佑着半个梧州城。整个河东片区防洪排涝,石少刚是直接责任人。

  少刚姓石,同事们都叫他“石头”,也许其中寄托一种期许、一份信任。他人正当年,身强体健,精力充沛,值班室就在江边泵站里,与同事一起与4台机组相伴。

  早些年,石少刚经历过1998和2005两年的特大洪水,深知洪水为害之大,堤防稳固之重。

  “一夜暴雨全城淹”、“家家小艇床边系”,每年发大水,江边居民总得全家行动,把东西搬到更高楼层。汛期搬上搬下,梧州人早就习以为常。

  如今,以前不设防的梧州,河西河东先后筑起坚固堤防,洪水猛兽逐渐挡在“石墙”之外。在地势低洼的河东城区,座座高层住宅拔地而起,如今即便暴雨倾盆,梧州人照样安然入睡。凡是这种时候,镇守堤防的“石头”们,却总是彻夜难眠。

  2005年6月21日,梧州汛情陡然升级,预测的洪峰水位一再被调高,全市进入防汛抗洪紧急状态。当天下午,石少刚和同事巡堤时发现管涌险情。石少刚就近调来砂石先行抢险,为抗洪部队到来争取了宝贵时间。

  水位持续上涨,险情一再升级。救灾人员不足,就临时招募民工增援;抢险物料缺乏,就紧急联系周边工地调集石料、沙土等物资;车辆运力薄弱,就多方请求支援应急车辆……

  6月23日12时,洪峰漫过河东堤顶1.2米,以3.5公里之宽形成罕见“瀑布”,发出震耳欲聋、响彻昼夜的“狮吼”,最终无可奈何地缓慢离开。刚建成一年的河东防洪堤,经受住了惊心动魄的考验;与这段防洪堤一道“成军”的卫士们,纵然不是“铁打金刚”,却称得上“坚如磐石”。

  在河东堤防管理所,标准化管理细则、全年主要工作、汛期重点工作、相关责任人等一一“上墙”,一目了然。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人手紧缺,就灵活用好两个班组,各自既要做好所辖泵站管护,又要兼顾做好全所日常事务。这是2010年石少刚任所长后的创新之举。

  事情缘起一次紧急任务,值班职工不熟悉操作规程,专业人员通过电话“遥控”指导,也未能正确处理。经此一事,石少刚萌生抓管理标准化的想法。

  集思广益,大家归纳出13条应急措施,贴在办公室,更贴在每个人心里。出现特殊情况,人人做到心不慌、手不乱,妥善应对。

  从2005年那场历史罕见洪水到现在,整整10年梧州城区再没有进过洪水。不过,江边街道骑楼柱子上系船用的铁环还在,民居二楼上专为乘船进出的“水门”还在,作为这座曾经年年水淹之城的历史印记。过去年年受灾的“水城”,如今正在建设“水都”,水之患正在转化成水之利。(记者 谢彩文)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