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正文

泉州:林地占补平衡促“百姓富”与“ 生态美”同频共振

发布时间:2015-12-09 11:16:22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许竹
  新华网福州12月9日电(记者王雄)“金山一来,青山不再”,说的是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关系。然而,福建经济最为发达的泉

  新华网福州12月9日电(记者 王雄)“金山一来,青山不再”,说的是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关系。然而,福建经济最为发达的泉州市却通过林地占补平衡法则,不但保障了生态红线,而且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泉州模式”和“晋江经验”,实现了“百姓福”与“生态美”的同频共振。

  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泉州经济总量约占福建省的1/4强,形成了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鞋业、机械装备、建筑建材5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拥有亿元企业1903家、上市企业91家、中国驰名商标136件。

  泉州经济高速发展,给建设用地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林地保护和利用同样“压力山大”。数据显示,国家每年分配给泉州市的林地定额为800公顷,而自2012-2014年,泉州市建设项目年均使用林地面积 1216公顷,缺口较大,林地供求矛盾凸显。

  一边是经济发展,一边是生态建设,如何两全其美,相得益彰?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深谙此理的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地保护工作,紧紧抓住全国林地占补平衡试点机遇,积极争取将泉州市具有典型意义的晋江市和德化县列为全国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县(市),并获得了国家林业局的批准,试点时间2014-2016年,占全省4个试点县(市)中的2个。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提升。”泉州市林业局林业法规科科长郭建全告诉记者,为守住生态红线,泉州围绕“林地总量不减少、生态质量不滑坡”的目标,坚持以“生态优先、严格保护;用途管制、节约集约;先补后占、补大于占;合理布局、动态管理”为原则,创造了林地占补平衡试点的“泉州模式”。

  作为全国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县(市),晋江的入选具有典型意义。一方面,这个位列全国百强县第五位的晋江市,去年生产总值达1492.86亿元,连续22年居福建之首;另一方面,晋江是滨海城市,人口稠密,企业林立,虽然GDP居福建省首位,但林地资源十分匮乏,森林覆盖率居全省倒数。对于晋江来说,保持林地总量平衡具有特殊的意义。

  令人意外的是,晋江不但经济发展得好,保护生态也毫不含糊。自启动全国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工作以来,晋江举全市之力,见缝植绿、拆违建绿、穿墙透绿,进一步拓展城区绿化空间,大力实施林网建设、镇村企校造景、风景林等工程,持续为新增林地营造储备库。

  此外,晋江市还出台《开展“全民动员绿化晋江”活动(2015-2019年)的若干意见》,启动第二个五年植树造林计划。5年内,晋江将完成植树造林8万亩,其中非规划林地造林6万亩,林分改造提升2万亩。到2019年底,全市可计算森林覆盖率将达23%,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平方米。

  “林地占补平衡试点不仅保障了晋江生态红线,而且进一步助推了晋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激活了晋江生态、经济两池春水!”晋江市副市长李自力说,目前晋江市征占用林地已获批19宗,面积达826亩,补充林地面积超过了7500亩,是征用林地的近10倍。

  如果说晋江正在为新形势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现代林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作为山区县代表德化县进行的林业生态改革则更具有标本意义。

  德化是“中国瓷都”,也是全国重点林业县。由于陶瓷业是德化县支柱产业, “林瓷之争”一度成为发展难题。于是,德化持续追求绿色GDP,率先在全国进行陶瓷窑炉技术改革,研究建成电热窑、油窑、液化气窑等新型窑炉,结束了以柴烧瓷的历史,农村和林区得以休养生息,给林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良机。

  “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工作的开展,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使得我们在申报占用征收林地不再受林地定额指标限制,有利地推动了各项重点项目建设的进展。”德化县林业局副局长赖景旻介绍说,德化根据地方特色和工作实际编制《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实施方案(2014-2016)》,在试点期间,全县规划增加总宗地数832宗,面积13057.2亩,目前已完成林权登记发证,正进行资源建档工作。

  12月6日,记者在厦沙高速德化段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如火如荼地奋战在一线建设中;在彭村水库项目现场,坝体建设也日渐完善。据悉,厦沙高速公路德化段项目共占用林地约2220亩,彭村水库项目包括库区公路占用林地约2355亩,这些项目在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工作的推动下,很好地实现了项目建设用林用地的需求。

  放眼千年瓷都,满目青山绿水。成为全国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后,德化县建立了补充林地储备库,实行占一补一、先补后占,保持林地总量动态平衡,森林覆盖率一直保持在77.7%左右。

  好生态带来好发展。通过晋江和德化两个全国林地占补平衡试点,泉州至今已完成补充林地登记发证1374宗共16946亩。今年1-9月,泉州市经济保持平稳,生产总值达3978.68亿元,同比增长8.8%,经济总量已连续16年位居全省首位。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