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国内资讯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省五件作品获全国性民间文艺最高奖

发布时间:2015-12-09 09:36:12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沈洁
12月2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浙江省海宁市举行,我省摘回五朵“山花”。先图纸,再油泥雕塑,再在油泥雕塑中不断修改,定


蔡超荣正在制作《虎踞龙盘》

  12月2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浙江省海宁市举行,我省摘回五朵“山花”。

  连紫华的陶瓷作品《仿宋木雕观音》、董六妹(叶子)的石雕作品《琴瑟和鸣》、蔡超荣的漆线雕作品《虎踞龙盘》、林鸿福的陶瓷作品《民族风·中国梦》获“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上杭县艺术中心的舞龙作品《五龙呈祥庆太平》获“民间艺术表演奖”。

  此外,屈志刚的《红砖大厝》以及杨振乐、林文晶、俞和镛、杨基斌的《夏茂游鱼:游来一年好福气》两部摄影作品入围民俗影像作品奖,这是我省首次入围该奖,实现了零的突破。

  据悉,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全国性民间文艺的最高奖项,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二届。

  独家专访蔡超荣

  蔡氏漆线雕:工艺传承和家族记忆的结晶

  12月2日,浙江海宁,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的现场,东南快报文周刊记者独家采访了此次的获奖作者蔡超荣。

  1977年出生的蔡超荣,是厦门市工艺美术师,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氏漆线雕”技艺第十三代传人。此次,他凭借漆线雕作品《虎踞龙盘》,荣膺“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漆线雕十余种工序相当繁复,其中漆线装饰为体现艺术美感的关键

  “这件作品是在2012年左右完成。”蔡超荣说,“之前之所以会想做这件作品,是因为考虑到漆线雕有非常繁多的技法。怎样把众多技法集中呈现在一件作品上呢?我有这个想法后,就开始慢慢寻找题材。”

  蔡超荣告诉东南快报记者,漆线雕为纯手工制作,相当繁复,工序上有条、盘、缠、堆、雕、镂等十种纯手工工艺流程,一件产品需耗时几个月甚至数载的专业制作时间,做工精细雅致。

  “传统的漆线雕制作包括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等4个方面。就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就艺术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蔡超荣说。

  此次山花奖获奖作品《虎踞龙盘》的原型,是清朝武将的铠甲。

  “确定实物后,开始制作胚体,这是用脱胎漆器的做法,做了一个偏棕红色,一个偏蓝绿色,色调上一暖一冷。”蔡超荣介绍道,“在中国传统历史上,龙争虎斗象征勇猛。所以我以一龙一虎为题材,进行武将铠甲整体花纹的设计,让两者既各有不同,又有统一之处。”

  “吞头,是武将铠甲的护肩,常有狮子或麒麟之类的图饰,是古代的一种勇猛的象征,不仅是装饰性,更多有保护关节的实用性。”蔡超荣说。

  在这件作品中,漆艺技法中最常用到的是粗细线条及块面的制作。线条是怎样来的?事实上,是搓出来的。漆线雕的工具一般来说是木板,分为上、下两块,用它们来搓出线条。

  经过设计、定稿,从开始制作到完成,蔡超荣花了近一年的时间。

  “我先把想法做上去,然后我们有蔡氏漆线雕创作组,是一个团队,大家有不同的意见集中反馈,我再作修改。”蔡超荣说,“我始终觉得,一件作品多些人来看,会更全面。”

  定稿前会修改很多遍,在蔡超荣的印象中,往往一个细节就要改了又改。

  “这个造型先是用油泥做,第一遍做出来,我看着不够粗壮或者不够威武大气,就会重新再改一遍,一直改到满意为止,往往十多遍才能定下来。”蔡超荣说。

  他说,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回做出来的胚体上的纹饰都不完全一样,尤其在细节上,都是不一样的。

  “花纹的独立,象征着手绘的不可复制。”蔡超荣说。

  手绘图纸打底,他更喜欢在实际动手中修改作品,但他并不经常“临时起意”

  在一件漆线雕作品最初设计时,蔡超荣是用手绘图纸,画出从各个视角看作品的视图。

  “很多时候,我在做一件作品时,不会把细节全部画出来,在制作中修改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蔡超荣笑着说,“在实际操作中修改,就是在油泥上添减。”

  在他看来,图纸不直观,画好后,就算依着图纸上的形状去做,半成品时,你或许就会觉得效果不好。“油泥雕塑出来了,弄出一个大形状,我就可以看得出,这个形状是不是我需要的。”蔡超荣说。

  先图纸,再油泥雕塑,再在油泥雕塑中不断修改,定下来后,拿着去脱胎漆器,然后漆线雕技法,细节修饰。

  接着是做漆线修饰,他还有另外的图纸,也是手绘。

  “做漆线细节的图纸,我会看这个块面有多大,根据块面裁一张纸,在这张纸上画图,再把纸贴到漆线雕的块面上,用复写纸,画一个大概在脱胎漆器上面,再开始搓线。”蔡超荣说,“最后完成后,再用水把这些复写纸画的痕迹洗掉。”

  如果你觉得贴上图纸就万事大吉,那就太小看这门技艺了!蔡超荣说,即使图纸贴上去有了个大概,但在制作过程中,我也要用眼睛去对,才不会有偏差。这一点上,靠眼睛、靠经验,就是非常关键的。

  蔡超荣坦言,做漆线雕久了,对线条的掌控能力会熟练很多。“有时即使在做时,发现画偏了,也可以及时修正过来。”他说。

  他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偶尔他也会“临时起意”,想做另外一个不同于之前构想或不遵照图纸上的样子,但这种情况不经常。

  “因为这并不一定会达到预期,这种尝试做下去的话效果不好说,所以我不会常有这样的想法。”蔡超荣说。

  自小接触漆线雕,“玩出门道”是他的追求,谈传承他希望更多年轻血液的加入

  “我从小接触漆线雕,三四岁开始看、玩,小时候对漆线雕就很感兴趣,包括美术也很喜欢,那时候根本没有想过把它当做职业。后来,玩着玩着就没有停下来,到现在,我也是‘玩得太多’。我觉得我做漆线雕,就玩着呗!能玩得出门道最好。”蔡超荣笑着对东南快报记者说。

  1977年出生的蔡超荣,如今是厦门市工艺美术师,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氏漆线雕”技艺第十三代传人。

  他从小接受家族传统工艺美术氛围的熏陶,从最基本功的搓线、盘线到各式各样的传统图案纹样制作他无一不亲手实践,储备了大量的线条艺术语言。从平面的线塑到立体的浮雕、圆雕塑他样样研习,样样出彩。在同龄艺人中成为掌握传统技艺最多样、最扎实的专家。

  “搓线,为了表现各种图纹、形状,用特别的搓板,由手工搓成各种粗细不同的柔软而有弹性的漆线;盘绕形体,以连绵不断的线紧密地盘绕做出层次丰富而繁复的纹样,并且重重叠叠。在光照下极为立体,以线条极尽精微地表现出卷云、柔水、繁花、缠草……”说到这些技法,蔡超荣如数家珍。

  在他看来,如果是一直有任务,那创作的作品就不会好。“你有一个订单去做东西,和没有订单做东西,后者一定更好。”蔡超荣说,“因为有订单,就会想着说赶紧去换钱,做出来的东西自然带有被催逼的成分。”因而,蔡超荣对自己相对宽松的创作时间十分满意。

  “那对于创新这个部分,每个人都会遇到瓶颈,这无法避免。”蔡超荣说,“当我创不了新的时候,我就停一会呀,先不动,不去一直想‘要创新、要创新’,其实用一种很急的心态去创作,是很难将作品做好的。”

  他认为,只有当他突然间想到,或是有灵感的时候,就着手把这个点子完善起来,不必着急,常做常熟。

  眼下,面对漆线雕的传承,蔡超荣坦言有困难。“我们有收学生,但传承依然面临困难。现在的年轻人或小孩,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手艺。为什么呢?其实学手艺很苦,学一项简单的基本功搓线,至少得搓三个月,就是坐在那儿,给你两块木板,木板与木板之间放一块泥,像橡皮泥一样,把它搓成线。你要不停地练习搓线3个月,才能把线搓均匀。”蔡超荣说,“尽管很艰苦,我依旧很希望有更多的年轻血液加入并坚持下来,将这一独特的民间传统工艺传承并发扬。”

  东快记者刘媛/文图由福建省民协提供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