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财经 > 曝光台 > 正文

南京医药违规事件舆论战升级 公司澄而不清越抹越黑

发布时间:2014-07-23 13:26:29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高玉芝
此前,南京医药曾为此饱受舆论质疑,虽然曾作出澄清,但因为回避关键问题且澄清公告本身又被揪出疑点,因此不仅澄而不清,反而越抹越黑。

  舆论战逐步升级 南京医药澄而不清加深质疑

  6月13日,一财网也刊文表达了对此次房产转让的质疑。报道称,南京医药201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将合肥天星和合肥天润的房产处置给合肥金一获取的投资收益为1270万元,而年报中这一数字变成了1150万元,再看这次公司报给上交所的数字,竟又变成了3207万元。报道认为,据此,南京医药至少存在两次虚假陈述。南京医药董事长陶昀回应称,这个资产投资作价只有2600万,这一估价系依据安徽金瑞安房地产估价事务所的评估所得出。然而最终南京医药合肥天星合肥天润入股合肥金一文化依据的却是安徽国信估价5004万元的评估报告。此外,报道也指出,金瑞安根本不具备评估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的资质。报道质疑,南京医药之所以采用金瑞安的评估报告,是因为采用2667万元评估价可以绕开董事会,私下操控。

  报道也对金一文化的身份进行了质疑。报道称,金一文化2012年5月份成立,然后南京医药四处房产7月份评估,金一文化9月份改成王林的一人公司,12月南京医药的四处房产注入,2013年1月份南京医药将这些股权一起转让给王林,单从时间上看太过巧合。此外,王林以5000万元让这四处房产入股它的空壳公司,最后又以6300万元买下它,白白损失了1300万元的动机不明。此外,据合肥当地房地产中介评估,南京医药的四处房产的市场价值至少在7000万元以上。报道质疑,价值可能达7000多万甚至更高的国有资产经过一系列精心运作,以6300万元处置给一个不知来历的自然人,或涉嫌贱卖、侵吞国资。

  6月17日,南京医药针对媒体的质疑进行了回应。据《证券时报》报道,南京医药表示,经核实,上述报道所涉及的存在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公司控股子公司房产处置采用市场化招标竞价方式,处置过程公开公平,处置结果实现收益最大化,账务处理与计量,真实、准确、完整,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报道称,根据南京医药公告,2012年10月,合肥天星、合肥天润以公开招标竞价方式进行房产处置,通过在合肥当地报纸(合肥晚报、安徽商报、安徽市场报)连续刊登五天招标信息,最终收到三家单位报价书。根据投标结果,合肥金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合肥金一”)及其实际控制人王林以6300万元中标。

  不过,此次公告并未能完全平息舆论的质疑。6月21日,一财网报道称这一澄清公告对有些关键问题依然进行了回避或者模糊处理,甚至这个澄清公告的本身也存在着疑点。报道认为,南京医药的澄清公告并没有表明市场化招标到底是公司自己收到报价书后私下进行决策,还是通过第三方来进行公开招投标。按照国资处理的规定,国有资产的市场化招标必须是在产权交易中心公开进行,然后价高者得。而如果只是南京医药私下对招投标进行决策,那么这显然不符合程序,有可能存在猫腻。

  该报道也指出了南京医药在招标过程中存在的疑点,南京医药在递交给上交所的自查结果称,公司2012年10月11日通过公开招标竞价方式将四处房产转让给合肥金一文化,但工商资料却显示,合肥金一文化在同月8日就开始委托安徽国信来评估南京医药旗下的四处房产。在公开竞价结果出来前三天,合肥金一文化就已经开始进行增资的后续操作了,令人产生公开招标只是走过场的质疑。

  此外,南京医药再次强调一开始是采用安徽金瑞安房地产估价事务所出具的2667万元的正式估价作为决策依据,在后续实施中,又采用了安徽国信那份5004万元的评估报告,让人质疑是为了绕过公司董事会故意为之。

  第三,报道称上交所通报批评的几个南京医药高管都否认他们与此事有关。南京医药时任董事长周耀平就表示自己毫不知情。公司前总裁何金耿则对记者说,“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小的事情值得你们那么关注?我没有什么要说的了。”报道称,虽然这看上去似乎是个小事,但对资本市场来说却可能是件大事,这种涉嫌欺骗、侵占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事情屡禁不止,而且愈演愈烈,甚至形成了潜规则,大家都见怪不怪,这样的市场还有什么投资价值可言呢?

  【微舆情】

  根据中国企业舆情研究院的观察,关于南京医药与金一文化之间的交易,新浪微博共收录相关微博17条,均未相关报道的转载。目前,该事件尚未引发网民的讨论。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