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沙农场:激活“她力量” 助力产业发展
近年来,江心沙围绕培养锻造一批巾帼人才、培训提升一批女职工创新创效新技能,搭平台、强服务,多措并举赋能队伍建设,凝聚全场女职工信心干劲儿,持续激活、释放“她力量”,助力产业发展。
春早人勤,惠风和畅。眼下正是春耕时节,苏垦农发江心沙分公司第三生产区主任陈红菊又盯上了农场公司清产核资行动整理出来的“什边地”。她在地里一边走,一边一边盘算着怎么改造,让边角料来一次华丽转身。“比起闲置,但凡种点庄稼,收成再少也是‘丰收’”。谈起这笔“以‘少’为‘多’”的账,陈红菊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去年,河道清淤时,所有淤泥就近处置,进行还田固化,但因含水量太高导致无法种植夏熟作物。陈红菊通过上网翻阅文献、打电话咨询专家、与同事一起集思广益,终于找到了破解之法——在淤泥土堆的表面每隔2米就开挖一条宽40厘米左右的排水小沟,再加上它本身的重力沥干,在几个月内就把含水量降到60%左右。但风干后的土壤质地黏重,结构性差,孔隙度和渗透系数小,保水性太差,不利于种植需水量较大的水稻,于是她将目光瞄准了玉米,最终在七月初收获近2000斤鲜食玉米,还销往向上海、无锡、苏州、杭州等市场。“清淤堆”的生态“蝶变”,体现了苏垦人“开拓创新”的品质,同时也为江心沙今后的河道治理和零散土地高效利用提供了生动案例和启发。
无独有偶。身为江心有田筹备组副组长的张昊,也在助力特色产业蝶变的过程中,彰显着“她力量”。去年4月,随着农场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她凭借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被调至江心有田负责整体运营。面对这个全新挑战,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必须全力以赴。“实践出真知,要做到心中有数必须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产品的生长情况。”于是,在短短两个月内,她快速整合江心沙区域的优质农产品资源,高效完成“江心有田”产品系列的构建和品牌VI视觉识别系统的打造,成功推出15款以“江心有田”品牌形象亮相的产品,推动系列产品迅速上市。同时,全力推进“江心有田”知识产品保护工作,并对所有设计版权进行备案,成功获得6项注册商标证书,有效保障了品牌的合法权益。一套套组合拳打下来,不断将客户的满意度转化为对“江心沙出品”的美誉度,让更多“头回客”变“回头客”,全年营收近400万元。这些实干担当,让他被评为集团2024年度先进个人。
“春争日,夏争时,万物宜早不宜迟。”这几天,投资发展部的姚勤一直在加班加点为盘活资产的事忙碌着。“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加强土地日常巡查与监管,遏制新增违法用地的产生,杜绝国有土地和后备资源被占用。”据她介绍,继2023年底完成平台上线后,她在使用中不断完善提升,现如今可直观查看资源资产现状、宜地产业发展、资源利用规划等各类数据信息。此外,她还积极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接,争取各家信息平台系统互通互用,建立起区域时空一体化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所有区域一张图管理。去年全年通过低效资产清理、重新招标、土地性质变更等资产盘活措施,实现各类资源资产溢价276万元。(文/袁伟)
审核: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