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 点亮小学教育之光
在教育的广袤版图中,小学教育是筑牢根基的关键阶段,而小学教师则是这一关键阶段的核心力量。党建工作如同灯塔,为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之路照亮方向,指引他们在培育祖国未来花朵的征程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高质量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孩子认知世界、塑造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起点。小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良好习惯和品德修养。在这一过程中,党建引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党建工作,小学教师能够深刻理解教育的政治属性,明确教育是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这一认知将内化为教师的教育信念,使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自觉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入课程设计,从细微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
党建融入队伍建设,凝聚教师发展内驱力
党建为小学教师队伍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党建为依托开展的“215工程”(即“两学一实践五提升”)成为溧阳永平小学教师发展的特色抓手。通过“学理论、学党史、实践育人、提升师德师风、专业能力、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服务意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强化思政建设。学校通过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坚持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道德与法治学习等制度,严格朋友圈、工作群和影像、读物等管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开展思政教师、青年教师座谈会,谈心谈话30余人,引领广大教师自觉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定”,做到“两个维护”。
学校还通过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将思政建设与心理关爱有机结合。针对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现状,党支部牵头成立“阳光心灵驿站”,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同时,党员教师带头开展“大家访”行动,深入学生家庭了解成长环境。使教师队伍在思政教育与心理关怀中形成合力,真正实现“全员育人”。
党建融入教育教学,凝聚立德树人行动力
学校以党支部为核心,统筹发挥教导处、教师发展中心、学生成长中心等多元主体作用,高标准建构“党建+教研团队”的多元良性互动格局,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优势。学校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在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中,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教师们围绕教学目标,集思广益,将个人智慧融入集体成果,形成教育合力。这种团队协作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面对教育改革的新任务,如“双减”政策的落实,教师们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迅速调整教学策略,共同探索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新路径,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党支部将心理关爱融入课程体系。学校开设“情绪管理小课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技巧。在“全国心理健康日”活动中,党员教师组织学生制作“感恩卡”,鼓励他们向父母、师长表达情感,营造温暖校园氛围。
丰富教学形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树立素质教育向导,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要素融合、全过程同步。深化课程改革,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实施国家课程,切实提升40分钟课堂教学效益,夯实第一课堂,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立足学校实际,以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校园文化橱窗展示、张贴爱国主义标语、“书香校园”建设等形式,丰富第二课堂,践行为党育人使命。利用课后服务和大课间,定期举行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全校性大课间活动。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设置,拓展第三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小学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在党建引领下,溧阳市永平小学通过“215工程”、心理关爱、“大家访”等实践,不断夯实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育人模式。未来,溧阳永平小学将持续深化党建与教育的融合,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点亮更多希望之光。(文/溧阳永平小学 王杨双)
审核: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