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人大:让“民生清单”变“幸福账单”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射阳人大:让“民生清单”变“幸福账单”

2025-03-06 11:1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项目满意268票、基本满意12票、不满意0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满意266票、基本满意14票、不满意0票……”在射阳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工作人员宣读了2024年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满意度测评结果后,顿时掌声雷动,响彻会场。

2024年,射阳县人大充分发挥民生实事监督中心阵地作用,强化民生实事项目“全链条、全覆盖、全方位”监督,推动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就业创业等8大类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不断增强全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紧扣民生之本铺就宜居幸福底色

“改造后的小区灯亮了,墙净了,路平了,地绿了,景美了,管理跟上了,大家很满意。”南苑小区居民对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小区赞不绝口。

“我的房子正在忙装修,大事小事都要忙,但忙的是幸福,感谢政府好政策,让我们住上了‘大别墅’。”海通镇射南村村民周锦梅兴奋地说。

老旧小区改造、农房改善,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射阳县人大对工程类项目建立民生实事监督联系点,每个代表联系点选择1名优秀代表作为监督长,1-2名人大代表、1名专业技术人员、1名群众代表作为监督员,根据项目实际轮流进“点”履职,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廉洁等情况进行全程监督、跟踪问效,全力助推群众居住环境“蝶变焕新”。

“建议采用新型防水材料和技术,防止渗漏”“建议污水管道口径再大一些”“建议再增加一些电动车充电棚”“建议同步推进绿化亮化、公厕建设、垃圾收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实施前,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居民需求,把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和诉求及时反馈给政府部门,并有效融入建设方案中;建设过程中,组织人大代表、专业技术人员入户走访,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和实地调研,确保“怎么改、怎么建”由群众决定,有效解决车辆停车充电难、庭院空间不大、污水管网建设标准不高等一批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农房“改”出了新面貌,老旧小区“造”出了新环境,广大群众过上了与时代同步的美好生活。2024年,该县共改造16个片区、74个老旧小区、221栋楼,惠及5152户家庭;改善农房2927户,其中拆除老旧房屋1867户、新建新型社区467户、进城入镇96户、拆建翻建232户、加固改造265户。

筑牢民生底线 提升群众幸福温度

“以往每次到医院复查开药都要等好久,现在通过互联网医院,可以轻松进行线上免费咨询、预约挂号、二次复诊,方便多了!”患有慢性病的张先生不由感慨道。

“孩子们吃的很健康,菜品也很丰富,我们家长很放心。”高级中学学生家长刘女士对学校“明厨亮灶”工程赞不绝口。

“来到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我们几个老头子下下棋、打打牌,医生上门给检查身体,美得很。”近日,在银康社区,刚刚参与完游戏的孙爷爷笑着说。

医疗有保障、养老更贴心、教育更优质是普通百姓期望的“小确幸”。2023年射阳县人大组织300多名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广泛征集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议,其中征集到教育类17条、养老类15条、医疗类11条,建议数量位列前三;县人大将征集到的项目建议转交县政府研究,县政府对代表反映较多的养老、医疗、教育等建议进行分类整合、资金测算、项目论证,并将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医疗卫生能力提升、教育保障能力提升等项目纳入到2024年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候选项目,提交人代会票决。经全体代表票决,这三项高票入选2024年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实施过程中,县人大民生实事监督中心强化全过程监督,县政府实行清单式推进、节点化调度,切实保障项目高质量实施。2024年,全县42所学校教育办学条件提档升级,教育装备薄弱环节和校园安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标准化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幸福助餐小院、示范性长者幸福食堂等一批养老服务质量提升项目建成使用;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建设全面推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等“十张网”数字化医共体驾驶舱建成使用,641台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公共场所配置到位。

构建民生保障 共筑富民幸福基石

“感谢政府的就业惠民政策,帮我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能照顾家庭,再也不用出远门打工了。”在射阳经济开发区立讯电子集团上班的高女士对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感到由衷的高兴。

“真是太方便了,没想到宝宝刚出生几天,所有证件都能领全了,办事速度真快。”日前,县城的李先生拿着刚收到的女儿的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页、社保卡等证件十分开心,对“新生儿一件事”的高效办理大加赞赏。

就业富民、便民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射阳县人大高度关注就业富民、便民服务等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综合运用“建议督办+专题调研+定期通报”等监督方式着力破解就业难题。充分发挥民生实事监督人大代表联系点作用,通过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收集督办就业便民等意见建议;每季度开展专题调研,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重点民生问题;每月向社会公布项目完成情况,不断推动便民服务、就业工作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2024年,全县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6场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039人,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就业4095人;完成县市民中心大厅和港开区、特庸镇、千秋镇等8个镇区便民中心以及15个村级标杆便民服务站改造提升,“数字小阳”相关软件系统上线运行,群众办事体验持续改善。

接下来,射阳县人大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的使命与担当,积极探索和创新监督形式,紧紧围绕2025年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认真开展好监督工作,努力做到督到关键处、督在关键时,切实把“民生清单”变成群众的“幸福账单”。(刘海月周郑玉杨功)

审核:沈洁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